编辑:王子的喵
一个创业公司的霸道总裁
一个击剑队的富二代小鲜肉
全都爱她
最新一集,小鲜肉所在的击剑队队长,也对她一见钟情
我们的女主到底有什么魅力能一人拥有三条感情线?
姜小果,
一个长相家境都很普通的大四学霸,
传说中的“三无”女主。
她是个什么人设呢?
工作中有些自卑,面试被毙以为老板选人只看脸
好不容易进了公司,为了在实习小组中获得发言机会,谎称和老板是旧识
领导安排她筛选邮件,发掘潜在客户,她觉得这项工作跟跑业务比毫无意义,且辛苦做的报告上司并不会多花一分钟看,
所以她偷懒了
生活中,看到跟自己面试同一家公司的美女室友被录取,直接盖章对方靠脸“抢”了自己工作
明明自己也参与传播了另一位室友被公交色狼猥亵的视频,出了事却一口咬定全是别人的锅
同样因为自卑,和别人撞包后,理所当然把妈妈打工从专卖店买的名牌包当做是假的
然而,
即便人物的性格缺陷如此明显,她依然能在工作中打败清北高材生获得上司赏识
生活中独享《霸道总裁爱上我》《富二代狼狗弟弟爱上我》的剧情
所以姜小果被吐槽了
为了让人物更贴近生活,姜小果的设定是两位富二代室友里唯一一个家境平凡的。
买面包用能打折的会员卡
请人吃饭从不点荤菜
但同时为了凸显角色是靠坚持和努力才一路逆袭的品质,编剧又安排了小说中常见的桥段
比如在电梯中争取时间打动老板▽
替直属leader背锅后拼命弥补过失获得老板原谅
编剧试图用平凡努力的底色和不完美的性格让姜小果看上去更真实更接地气一些,
但随着她的part越来越多且逐渐戏剧化,人物走向似乎也越来越“悬浮”...
对于网友的吐槽,我是部分认同的。
姜小果的故事线的确越来越往“狗血玛丽苏”的方向靠,但不能否认,
编剧的本意是把她塑造成一个“立体”的人,而不是为剧情服务的“工具人”。
所谓“立体”的人,就是无法完全用“好坏”来定义,优点和缺点都很鲜明。
放眼望去,生活中的大多数都是这样的。
面对大是大非能理性决断,但当利益落到自己头上,也会犹豫甚至耍点小聪明;
嫉妒比自己强的,看不上比自己弱的,和颜值高的人竞争同一个机会落选,也会吐槽一句“社会就是看脸”;
你可以说我不是这样的,但不能否认有这样的人存在。
代入姜小果的处境想一想,
如果你的好朋友揹着自己跟平时的死对头玩在了一起,你是一气之下拉黑删好友,还是立马冷静下来大度地说一句“没关系,大家都是朋友,一起玩”?
之所以没能让观众和小果产生共鸣,是因为角色性格的转变“太快太极端,过于两极分明”了。
正如最新一集的预告
姜小果看到大宝和梁爽一起玩后,立马交了新朋友,甚至还找了一个和她体型一样的小伙伴组成新的组合
谁看了不想吐槽两句?
可能是为了推动剧情,编剧把人物之间的冲突安排的过于快速和密集,人物的性格自然就立不住了。
其实同样的问题在塑造其他角色上也出现过。
石头被网友误解,梁爽坚决不删视频拒绝帮忙澄清,
但是隔天却因为听到广告商骂石头,突然情绪激动违约赔钱
我不觉得这是“嘴硬心软”“刀子嘴豆腐心”的表现,
反而感觉这个桥段的设置过于刻意,让人物的性格变得“拧巴”了起来
U1S1,这剧的人物塑造有缺陷,但有些剧情的设置在同类校园剧中还是很写实的
实习使人贫穷,日薪一百、交通自理、没餐补,
唯一吃得起的是张姐烤肉饭,满二十五减二十▽
基本还原的大学寝室▽
共享单车押金退费前面有一千四百万人▽
手机卡到接电话要等十秒以后▽(也有说是为了证明自己当时没玩手机)
妈妈不会用微信打电话求助但是说不清楚▽
姜小果在操场着急的样子就是我本人...
关于追星的部分也有体现
遇见同好上来先问是唯粉是团▽
喜欢的男的都在纸片上▽
日常幻想和男明星(们)谈恋爱▽
编剧甚至还安排了“借钱的都是大爷”这一经典校园桥段
从某种层面说,编剧就差把热搜榜上的典型事件都搬进剧里了。
什么公交车咸猪手、女生穿裙子是不是被侵害的理由...
感受到了剧组的努力
尽可能地引起共鸣,引导正确社会价值观....
但,这种桥段多了,也容易过犹不及。
比如剧情过于片段化,典型事件集中频发,给人一种“热搜小品剧”的即视感。
其实比起上面这些老生常谈的社会议题,我更喜欢剧中对“社会、职场现实性”的揭露。
大宝想调取公交车监控帮石头澄清,以为满足对方所需就能走个后门,
最后虽然拿到了监控,但却不是因为“送礼”,而是
姜小果闯祸后为弥补失误,为甲方领导挡酒
她以为是自己的挽回有了效果,殊不知最后是老板出马解决了对方孩子的问题,才挽回了这次合作
这俩事说明啥道理?
钱不是万能的
努力有时候也不是...
其余像什么北大研究生因为担心本科二本被名校瞧不起
吐槽老板发错群的社会性死亡瞬间
职场常用句式“阿呢哈塞哟”
女领导怀孕随时有人想取而代之
主管出差给同级带贵的,下级只带冰箱贴
等等细节还有很多。
当然这些看隔壁《三十而已》更有共鸣。
应该都听说了吧,这俩剧是一个出品公司。
甚至前不久还来了个主演的同框联动
同样是女性题材,从反响来看,三十岁似乎比二十岁的故事更吸引人
无意拉踩,但如果你两部都看过,自然会觉得后者输在了人设过於单薄,塑造过于表面了...
说起来也挺逗,二十是“不惑”,三十反倒仅此“而已”,那四十...
想起毛不易说的一句话:
“四十岁就是新的二十岁”。
也就近一年吧,明显能感觉到市面上的好剧变多了。
编剧开始知道观众想看什么、能被什么打动,意识到“真实、接地气”这张牌有多好用了。
但是当所有人都出同一张牌,你的优势又是什么呢?
如今“还原现实、贴近生活、代入感强”已经是一部剧的最低门槛了,
如果只满足于现状,那出现“姜小果人设被吐槽”的情况就一点都不意外。
观众的要求在不断变多,审美标准在不断提高,
他们早已不满足“还原”,而是希望能被“引领”。
作为内容产出方,
也许想得比观众多一些,深一些、广一些,才有可能在未来占领高地吧。
最后一句
很实用的忠告。
(部分截图来自@Carol婵@猫丸酱w,其余来自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与橘子君联系)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刚有点观众缘,现在全没了?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