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古代没水泥,为何明城墙600年不倒?这种材料我们经常吃但舍不得用

历史 历史常谈

说到中国古代的标志性建筑,那么长城一定是榜上有名,从战国时代北方的秦、赵、燕等国为了防范少数民族就开始修建长城,到后来秦始皇更是将三国的旧长城统一重新修整并连接起来,从此以后在古代,长城就成为了中原政权遏制北方游牧民族的一道利器,而长城也逐渐成为了中国的象征。

古代没水泥,为何明城墙600年不倒?这种材料我们经常吃但舍不得用

到了明代时,朱元璋、朱棣两代都主动对北方用兵,长城的作用在此时也开始再次重要起来,为了更好的维护北方边关,明朝对原有的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整和维护,逐渐成为了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长城模样。时至今日,600多年过去了,明朝初年修建的长城依然非常坚挺的伫立在我国北方,而长城数百年质量坚挺的原因,也成为了中外学者争相探索的真相。

古代没水泥,为何明城墙600年不倒?这种材料我们经常吃但舍不得用

最终,在众多学者的考究下,在对明代典籍的仔细研读下,人们发现了明代长城的秘密,一个在没有钢筋水泥混凝土的时代,让城墙历经数百年战火风雨洗礼依旧坚挺的秘密,答案或许非常意外,那就是,明代城墙历经600年不倒的秘密,就来自于我们生活中常见、常吃的一种粮食--糯米。

古代没水泥,为何明城墙600年不倒?这种材料我们经常吃但舍不得用

糯米是我们常见的粮食作物的一种,也是粽子等食品的主要原料,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糯米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是古代国防工程的一种战略物资,因为糯米的超强粘合性,所以古人通常将糯米和石灰放在一起制作砂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砂浆都是宝塔、帝王陵寝等重要建筑的主要原料之一,而到了明代,糯米这种珍贵的材料,被大量的使用到城墙建设上来。

古代没水泥,为何明城墙600年不倒?这种材料我们经常吃但舍不得用

中国古代用糯米铸造城墙的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盛产糯米的吴国就有大量使用糯米修建城墙的记录,此后历代统一王朝更是将糯米大量使用在重大工程的建设上,今天我们能看到的绝大部分古代建筑,其中的建筑粘合剂材料基本都是糯米为原料的特制砂浆。

古代没水泥,为何明城墙600年不倒?这种材料我们经常吃但舍不得用

只是长城这样的大规模工程不同于以往,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更多,而如此大规模的使用糯米这种粮食原料,也可见明朝当时对北方边防的看重,以及南方地区经济和农业生产的恢复,否者是根本无法使用价格相对昂贵,还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的糯米来进行城墙的建筑。换到现代,让我们使用糯米作为建筑材料也是舍不得的。毕竟其造价太昂贵了,而且现代科技也发达,有了更好更先进的替代品--水泥。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古代没水泥,为何明城墙600年不倒?这种材料我们经常吃但舍不得用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