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森林靜息、散步,從而逐漸減輕或治癒疾病,這被稱作是森林療養。12月14日,北京延慶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森林療養基地揭牌,這也是全國首個符合本土認證標準的森林療養基地。
森林療養是利用特定森林環境和林產品,在森林中開展森林靜息、森林散步等活動,實現增進身心健康、預防和治療疾病目標的輔助和替代治療方法,它的本質是以森林為主體的療養地醫療。
這種新鮮的療養方式起源於德國,後來推廣到日本、韓國、美國以及北歐的一些國家。市園林綠化局林業碳匯工作辦公室主任馬紅介紹,2013年,本市開始全面引進森林療養的理念和技術。
森林療養並不是看看風景那麼簡單,而是需要專業療養師的指導。從2015年起,市園林綠化局開始培訓森林療養師,並陸續開發了輻射全國的森林療養師在線培訓系統,發佈了包括森林療養概論、康復景觀學、環境心理學等28門課程。
三年前,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啟動了森林療養基地建設示範,在市園林綠化局的支持下,基地完善了森林療養步道、露營地、森林療養館等設施,編制了針對高壓人群和更年期女性的森林療養課程,培養了一批森林療養師和自然解說員。
八達嶺森林公園療養師劉小娜說,一次療養大約為期1至2天,主要有森林漫步、茶藝療法、芳香療法等多種方式。前來療養者的第一站是“森林之家”,那裡有可觀影的小劇廳,可製作簡餐的小廚房,在這裡,療養師會對療養者進行血壓等醫學指標測量,並瞭解其生活、身體情況和對此次療養效果的期望。
在大自然裡,人們徹底放鬆下來。以芳香療法為例,其主要地點在丁香谷。“那裡有華北地區最大的暴馬丁香林,有2萬多株,6月中旬花期最盛。一路走過去,香氣浮動,可以有效放鬆身心。”劉小娜說。人們還可以撿拾鬆塔、石頭、落葉,製成手工藝品,把這份美好帶回家。
此前,北京大學醫學部在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開展了大樣本森林醫學研究,研究證實了八達嶺森林環境對神經、心血管、呼吸和免疫系統都具有改善作用。
上個月底,中國林學會組織專家組對八達嶺森林療養基地認證示範工作進行了最終審核。專家組確認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成為我國首個符合本土認證標準的森林療養基地。
首都生態文明建設教育的微信公眾號上,將定期發佈森林療養的招募通知,市民可關注並報名。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朱鬆梅
編輯 蔡文清
流程編輯 劉偉利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在綠色大氧吧休養身心,國內首個森林療養基地落地八達嶺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