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地球上曾經有過幾次文明?文明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我們先來說一說:為什麼人類應該是地球唯一的文明。因此,人類是地球上唯一出現的文明。因此,人類大概率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文明 4年多 (2020-12-29)
科學 霧和霾傻傻分不清?古代有霾嗎?氣象專家這樣說 什麼是霧和霾霧和霾是自然界能使能見度降低的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霾的形成,大量汙染物的排放是主因,而逆溫層造成的大氣層結穩定,風力小,氣象條件不利於汙染物的... 4年多 (2020-12-28)
科學 異想天開?木頭提純地溝油!《ACS Nano》:可用於乳液分離的綠色木膜 儘管可以使用商業技術(例如重力分離,離心和過濾)分離不混溶的油/水混合物,但表面活性劑穩定的乳液中的油滴(10-50m)很難分離 4年多 (2020-12-29)
科學 光速這麼快,是如何被人類測出來的? 來源新浪後來,克裡斯蒂安·惠更斯利用這一數據加上對地球公轉直徑的估值,計算出光速大約為22萬千米每秒,這一數據約有26%的誤差 4年多 (2020-12-28)
科學 人類胎盤內首次發現微塑料,可能來自BB霜、睫毛膏、粉底液…… 海洋是微塑料汙染重災區為什麼胎兒體內會有微塑料。次生微塑料源自塑料垃圾,塑料垃圾在風力、水流、紫外線照射和氧化過程中逐漸分解為毫米級、微米級的微塑料顆粒和纖維 4年多 (2020-12-28)
科學 黃的水變得不再渾濁,為什麼魚類卻反而減少了?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人們對黃河河沙的治理影響了河裡魚類的生存。黃河中的淡水魚佔到了總種類的78%左右,主要的經濟魚類是花斑裸鯉、極邊扁咽齒魚、厚唇裸重唇... 4年多 (2020-12-29)
科學 利用地球磁場導航的鴿子︱飛鳥與遊魚-10 科學家研究發現,鴿子之所以有這個本領,是因為它們既能根據地球磁場來“導航”,也能根據太陽光來校正方向,還能利用氣味充當尋找歸途的線索,辦法多著呢 4年多 (2020-12-28)
科學 水銀為什麼不能帶上飛機?把它滴在鋁板上,發生了有趣的現象 因為飛機大都是鋁做的,所以水銀是明令禁止不能帶上飛機,就算是水銀溫度計也不行,如果一隻溫度計不小心在飛機打碎了,流出來的水銀就會迅速吞噬,整架飛機就會機毀人亡 4年多 (2020-12-28)
科學 10個冷知識,或許用不到,但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 埃菲爾鐵塔建成之前,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1889年建成的埃菲爾鐵塔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約324米(含頂端天線)埃菲爾鐵塔分三樓,分別在離地... 4年多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