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中國大亞灣實驗功成身退 打開中微子研究新大門 大亞灣實驗負責人、中科院高能所所長王貽芳院士表示,大亞灣實驗使科學家對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有了新的認識,該實驗發現的中微子振盪振幅比預期要大得多,為未來中微... 接近5年 (2020-12-13)
科學 河口發現一種新植物,顏值不要太高 近日,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廣西植物》苦苣苔科植物研究專刊上刊發《雲南東南部苦苣苔科植物一新種——南溪蛛毛苣苔》,為... 接近5年 (2020-12-12)
科學 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就在明天:總時長4個多小時,我國不可見 天文預報顯示,本次日全食總時長4個多小時,全食帶從南太平洋東部開始,經過智利、阿根廷,在南大西洋結束。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這次... 接近5年 (2020-12-13)
科學 這個獎曾預言五位諾獎得主,今年三位拓撲領域科學家獲“復旦-中植科學獎” “復旦-中植科學獎”由復旦大學和中植企業集團於2015年合作設立,以表彰在數學、物理學和生物醫學領域做出原創性傑出貢獻的全球科學家 接近5年 (2020-12-13)
科學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圓滿結束 中國中微子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 中國中微子實驗研究由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起步,實現了從無到有並跨入國際先進行列。2003年,中國開始設想利用大亞灣核反應堆群產生的大量中微子開啟研究 接近5年 (2020-12-12)
科學 極品!638克巨型白鬆露驚豔亮相 (央視)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接近5年 (2020-12-13)
科學 專訪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得主薛其坤:儘量少問優秀科學家“你的研究成果有什麼用” 在今天舉行的“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典禮上,今年的獲獎者之一、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直言:過於關注科學研究的“現實之用... 接近5年 (2020-12-13)
科學 “一帶一路”人類表型組聯合研究中心上海揭牌 該聯合中心的主體部分將設立在位於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內的復旦大學人類表型組研究院。成釗攝由中國人類表型組研究協作組(HPCC)、上海國際人類表型組研究院、... 接近5年 (2020-12-13)
科學 嫦娥五號返回器如何回到地球?專家揭秘:要先在大氣層上打個水漂 【環球網報道記者徐璐明】中國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採樣返回,已經完成了大部分使命,即將帶著2千克月巖和月壤樣品返回地球 接近5年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