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數碼 創造歷史!您的月球“土特產”正在派送中 而此次嫦娥五號軌返組合體要在距離地球38萬公里的環月軌道上追逐上升器,這就對控制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軌道返回組合體要能夠適應更大的偏差,在沒有任何干預的... 接近5年 (2020-12-06)
科技數碼 “隔壁”著急了!嫦娥五號“挖土”之際,印度宣佈100天后登陸月球 “月船2號”探測器不可否認的是,印度在航天領域保持著一定優勢,尤其是其作為為數不多成功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國家,實力還是不容小窺 接近5年 (2020-12-05)
科技數碼 既然實現了在月球上進行國旗展示,為什麼不在月球上永久的插上一面國旗? 綜上,我認為在月球上展示了國旗就已經代表了我國的航天航空能力和科技能力,更展現了我國的綜合國力,要在月球上永久的插下一面國旗,那樣的話一方面是材料要求非常... 接近5年 (2020-12-05)
科技數碼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接近5年 (2020-12-02)
科技數碼 環球聚焦點丨“絕非易事”“有條不紊”……國際媒體持續關注“嫦娥五號”最新動態 全球知名天文學網站“太空網”高度關注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對“嫦娥五號”發射、落月、採樣、月面起飛、交會對接等一系列重要任務都進行了報道 接近5年 (2020-12-06)
科技數碼 “太空抱爪”一氣呵成背後:661次對接測試、518次樣品轉移測試 而月球探測對探測器的質量和空間有嚴苛限制,嫦娥五號的對接機構必須做到“小而精”,其重量要減小到周邊式對接機構的十五分之一,同時,還要具備樣品容器捕獲、自動... 接近5年 (2020-12-06)
科技數碼 嫦娥五號完美落月 外媒:中國太空探索能力進一步提升 美國《華爾街日報》評論稱,這是中國空間探索的最新努力,也是人類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首次爭取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 接近5年 (2020-12-02)
科學 全中國人民都為探月科研人員驕傲 【全中國人民都為探月科研人員驕傲】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嫦娥奔月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4年多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