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數碼 嫦五起飛返回地球,帶回一些“土特產”,各國感覺呼吸都急促了 本次的地球的採樣,是在月表的西北部完成的,利用設計好的機械臂去挖取月壤或者是鑽孔鑽到月表下面採取樣本,此次嫦娥五號在月球上工作了兩天的時間,從發射升空到返... 接近5年 (2020-12-05)
科學 嫦娥五號模擬月壤及隕石展在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展出 為保障嫦娥五號採樣返回任務的順利實施,肖龍教授團隊基於美國和前蘇聯月球返回樣品性質的調研和嫦娥五號預選著陸區地質特徵、月壤性質等的研究,結合不同的試驗目的... 4年多 (2020-12-07)
科技數碼 中國首次實現月軌交會對接 這是中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據介紹,從嫦娥五號上升器進入環月飛行軌道開始,通過遠程導引和近程自主控制,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逐步靠近上升器,以抱爪的方... 4年多 (2020-12-06)
科技數碼 “嫦娥”完成 我國首次 月球軌道 交會對接 南方日報訊(記者/徐勉王詩堃通訊員/段遜)筆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6日12時35分,嫦娥五號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 4年多 (2020-12-07)
科技數碼 太空拍照“神器”出馬 定格嫦娥五號世界首創“牽手瞬間” 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研製的紅外及可見光雙譜段監視相機,定格了發生在38萬公里之外高速運行的兩器相擁過程中的瞬間 接近5年 (2020-12-06)
科技數碼 四大技術煉成“太空郵差” 帶你認識嫦娥五號軌道器 連接分離技術連接穩固、分離可靠嫦娥五號多器分工合作的狀態,造就了探測器在太空中多次分離、組合的變形過程,這在我國航天器中絕無僅有 4年多 (2020-12-06)
科技數碼 第一視角看月球! (記者胡喆,技術支持:國家天文臺、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 接近5年 (2020-12-02)
科技數碼 交會對接,一次完美“擁抱” 交會對接中完成對接抱爪一瞬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專家介紹,從上升器進入環月飛行軌道開始,通過遠程導引和近程自主控制,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逐步靠近上升器,... 4年多 (2020-12-07)
科技數碼 嫦娥五號返航途中,中國航天又有了大動作,高分十四號衛星發射! 不得不說我們是在一步步的看著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曾經楊利偉搭乘的神舟系列飛船感覺還歷歷在目,但是現在中國已經開始對月球進軍了,可謂是好消息接連而來,嫦娥五... 4年多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