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數碼 精準跟蹤 精準捕獲!引領嫦娥五號返回器安全回家 精準捕獲引領返回器安全回家此次嫦娥五號返回器將採用半彈道跳躍式,也就是俗稱的“打水漂”方式返回,再入大氣層速度快,捕獲難度大,測控系統能否精準跟蹤直接關係... 4年多 (2020-12-16)
科學 難度遠高於嫦娥五號!日本小行星“挖土”歸來,外媒:人類新紀錄 通過向太空和星球發射衛星的方式,探索太空的奧妙。要實現遠距離太空飛行並且還能成功回到地球,甚至帶回遠距離小行星的地下物質樣本,隼鳥2號在航天飛行器的姿態控... 4年多 (2020-12-16)
科技數碼 嫦娥五號之後,中國或將月背採樣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後,中國航天後續規劃如何。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透露,就探月工程而言,嫦娥六號系此次五號的備份件,未來將論證新的科研... 4年多 (2020-12-17)
科技數碼 出發時白白嫩嫩;回來後……嫦娥五號出差歸來“美黑”了 嫦娥五號返回器:聽說你們對我出差前和出差後的顏值對比有興趣。這是經過空間旅行的純天然“美黑”——出差前vs出差後 4年多 (2020-12-17)
科學 同樣穿過大氣層,嫦娥五號返回會摩擦燃燒,發射時卻啥事也沒有? 一個令人撓頭的問題,同樣穿過大氣層,發射和返回都是同樣的速度,為什麼返回時會有摩擦燃燒問題,而發射時候卻不會呢 4年多 (2020-12-15)
科技數碼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地球!為何嫦娥五號返回時會燃燒,升空時卻不會? 那麼,嫦娥五號同樣穿過地球大氣層,為什麼返回時會遭遇高溫,劇烈燃燒,而升空時卻不會呢。經過超長距離的加速,而且太空又沒有空氣阻力,當嫦娥五號將要進入地球大... 4年多 (2020-12-16)
科學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將4斤月球巖石帶回地球,太空競爭進入新紀元 此次嫦娥五號的安全著陸代表著太空競爭又進入一個新的紀元,這是繼1976年蘇聯登月從月球取回100多克月球樣本以來,人類再次得到來自月球的土壤 4年多 (2020-12-17)
科技數碼 嫦娥五號“回家”在即!倘若風雪阻歸途怎麼辦? 氣象人員測試降雪量監測天氣情況為了給嫦娥五號著陸指揮決策提供精準的氣象數據支持,氣象分隊結合近30年的歷史資料,重點對西伯利亞寒流影響、降水量等重要指標進行監測 4年多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