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或會選擇離去 圖/視覺中國
中國足協在12月14日的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上,公佈了今後三年中超、中甲、中乙三級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聯賽限薪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在限薪的大背景下,今後三年中超聯賽將何去何從?
球員收入回到十年前
中國足協規定,2021至2023三個賽季,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總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在三四年前的中超只是夠保級之用。致力於爭冠的俱樂部,一年支出費用基本上需要15億元以上,有的甚至超過20億元。
十年前,在恆大入主中國足球之前,6億元人民幣的投入完全可以讓球隊傲視中超,具備爭冠的實力,即便是當時的強隊如山東魯能、北京國安、上海申花等,一年的投入也很難達到這個數,兩三個億投入已是中上遊球隊。當時主力球員的年薪大致在300萬元左右,部分國腳球員在500萬元左右,小部分能達到六七百萬元。此次限薪後,規定俱樂部一線隊國內球員的單賽季平均薪酬不得超過每人稅前300萬元人民幣,個人薪酬不得超過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基本上與十年前相當。
限薪後,新籤合同時500萬元是國內球員的頂薪,而且是稅前的。扣稅之後,拿到手的是275萬元。這與目前一些主力球員年薪動輒超過1000萬元(稅後)相比,確實是“腰斬式”地減薪。
如此大幅度減薪,球員情緒受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已預計,肯定會有球員不適應,會有情緒。他表示,俱樂部需要加強對球員的思想工作,要把限薪意義講清楚,要把俱樂部利益和球員利益的一致性講清楚。不過薪酬降幅這麼大,球員們在短時間內能接受和適應嗎?
大牌外援外教漸成絕唱
此次限薪是全面的,外援也包括在內。中超外援單賽季個人薪酬不得超過稅前300萬歐元,外援單賽季薪酬總額不得超過稅前1000萬歐元。以每個隊五個外援計算,每個外援的平均薪酬不超過250萬歐元。
而中超現有的外援,年薪普遍都超過這個數,一些超級外援的年薪接近或超過1000萬歐元。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限薪針對的是新合同,即自2021年1月1日起,各俱樂部和球員新籤的合同。原有超過規定數額的合同仍然有效,只不過是需要俱樂部和球員雙方友好協商,以簽署補充協議,約定薪酬差額部分的支付方式。因此,高於新標準的原合同仍然會繼續執行。這意味著,大牌外援和高薪的本土球員,他們的收入在現有合同期內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目前已經確定離開的大牌外援有胡爾克、佩萊、姆比亞等,尚有合同在身的大牌外援,合約最長的還剩下兩三年,合約履行完之後,如果按照現有的薪酬標準,這些大牌外援外教恐怕都會選擇離開中超。屆時,中超賽場上很難再見到他們的身影,聯賽的觀賞性或將受到影響。
國家隊成績或帶來影響
此次限薪,既有俱樂部投資主體本身主營業務面臨困難的原因,也與目前外部大環境有關,減薪因此得到了絕大多數俱樂部的贊成和支持。中國足協此次公佈的限薪政策,時間段為2021至2023賽季,2023賽季之後會怎麼樣,現在難以預測。
陳戌源的一番話,倒是可以理解為限薪的另一層重要原因。“我對中超有一點非常不滿:少了外援後,整個隊伍的競技水平判若兩隊,這不應該是中國足球的發展方向。”他又說:“像奧斯卡這樣級別的外援球星,確實對整個中超、俱樂部提升影響力有不小幫助。不過,真要說奧斯卡能直接帶動本土球員水平大幅提高,也要打個問號。”即便有大牌外援的帶動,本土球員的技術能力水平也沒有取得預想中的進步,直接的後果是國家隊在亞洲依然不具備競爭力。
有與會人士透露,未來三年,國家隊的成績至關重要。如果在明年的世預賽和2023年的亞洲盃上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績,帶動國內足球新一輪發展,2023年後,中超也許又會迎來一個發展的新契機。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本劍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限薪後中超有何變化?大牌外援外教漸成絕唱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