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於紫月
近日,一起嬰兒游泳窒息身亡事件引發公眾關注。湖南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於家中戴脖圈游泳時因缺氧時間過長不幸離世。
輔助嬰兒游泳的脖圈為何變成一道“催命符”?嬰兒缺氧時往往有哪些表現?為何成人看護竟然未能及時發現?近年來,隨著母嬰經濟蓬勃發展,游泳逐漸成為低月齡嬰兒的時尚運動,那麼嬰兒游泳是否被提倡?
媒體報道截圖
氣道梗阻危險高 顏面青紫是信號
“嬰兒氣道與成人氣道有很多不同之處。相較於成人,嬰兒頭大、脖子短,頸部肌肉鬆弛,容易發生氣道不暢。” 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治醫師張麗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嬰兒口小舌大,喉頭(呼吸道最窄的部位)的位置較高,戴脖圈游泳時容易在喉頭位置發生氣道梗阻。
“另一方面,嬰兒肺組織發育不甚完善,肺泡麵積小,代謝比較快,對缺氧的情況耐受能力比成人差很多,一旦不能及時發現,就可能危及生命。”張麗媛說。
她還強調,人體的壓力感受器——頸動脈竇就位於脖子兩側靠前、頸動脈搏動最明顯的位置。壓力感受器與人體心血管活動調節相關,可以根據體表的壓力改變心率、血壓。嬰兒戴脖圈游泳時,一旦壓迫到頸動脈竇,引發心率減慢、血壓下降,易出現休克等危險情況。即便是成人,不科學按壓頸部、情侶吻頸致暈厥的事件也頻見報道。
“因此,不論是運動或是玩耍時,家長都應該仔細看護幼兒的頸部位置,避免受壓,更不要從後面掐捏孩子的脖子,即便只是玩鬧。”張麗媛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嬰幼兒時期是人生長過程中非常脆弱的時期,缺氧是該時期最常見的危險情況之一。張麗媛表示,由於嬰幼兒各器官發育尚不完善,且活動有限,缺氧時可能不哭、不鬧、不動,即便家長在旁看護也不易察覺。
正是由於不易察覺,與這次悲劇類似的事件常有發生。此前就有新手媽媽在門口觀察3個月嬰兒趴睡,未及時發現其缺氧終致窒息身亡的報道。那麼,缺氧有哪些表現?
張麗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缺氧會導致嬰幼兒機體發生一系列的變化。早期會表現為呼吸、心率增快,膚色發紺(顏面部、口唇甚至甲床的青紫),吸氣性凹陷(即吸氣時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出現明顯凹陷)。一旦呼吸、心率減慢,膚色蒼白,病情將很難逆轉。
“為了避免發生缺氧甚至窒息的危險,家長應時刻關注嬰幼兒呼吸道是否通暢。例如在嬰幼兒趴睡時保持氣道通暢,吐奶時擺成側臥位,根據嬰幼兒月齡選擇合適的嬰兒車等。”張麗媛說。
嬰兒游泳惹爭議 成人看護眼莫離
近年來,嬰幼兒游泳相關娛樂教育指導機構開展得如火如荼。無論選擇在家還是去游泳館,很多家長都將游泳作為主要的親子活動之一。那麼,對於低月齡的嬰兒來講,游泳究竟應不應該被提倡?
在張麗媛看來,游泳是一種讓皮膚大面積接受刺激的運動,嬰幼兒游泳可刺激感官發育、鍛鍊心肺功能,對其神經發育有好處,這在臨床上有比較多的借鑑案例。但是,也有一些嬰幼兒群體不適合過早開展游泳訓練或相關娛樂活動,例如早產兒、有神經系統疾病的嬰幼兒等,另外正在感冒發燒的嬰幼兒也不適合游泳。
科技日報記者查閱相關文獻發現,有學者認為嬰兒游泳對其早期生長髮育有促進作用,也有學者對水質監控問題擔憂,認為如果池水中細菌等微生物過多,就有可能對嬰兒脆弱的腸胃等器官造成危害。據瞭解,我國嬰兒游泳場館監管尚處於相對空白的地帶。
“總之,嬰兒游泳是否應該被提倡尚存有爭議。”張麗媛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家長選擇讓嬰兒游泳,張麗媛從專業的角度給出了三個關鍵詞:乾淨水質、安全設備、全程看護。也就是說,儘量選擇較為正規、水質較好、換水較勤的游泳場館;購買安全、科學的泳圈,如放置在腋下的趴圈;家長不能讓嬰兒離開自己的視線,還要時刻注意嬰兒的精神狀態、臉頰和口唇的色澤等,低月齡嬰兒游泳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控制在20分鐘以內。
“嬰兒十分脆弱,不論是游泳還是其他運動,家長都應時刻警覺,不要以為嬰兒不哭不鬧就萬事大吉,一旦發現其精神萎靡、行為異常,就應終止活動,檢查身體是否異常,必要時立即就醫。”張麗媛說。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張琦琪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戴脖圈游泳成“催命符”,嬰兒游泳究竟好不好?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