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有人說,教育靠媽,經濟靠爸,你怎麼看?

育兒 鬆子教育說

有人說,教育靠媽,經濟靠爸,你怎麼看?

在網上看到這樣的觀點:城市家庭的孩子教育主要是媽媽管的,孩子學什麼,怎麼學完全是媽媽說了算。爸爸很少管孩子教育,主要負責掙錢。我仔細想了想,多數家庭還真是這樣。

在家庭當中,有兩個事情最為重要,一個是家庭收入,另一個是孩子教育問題。家庭的收入來源主要看爸爸的掙錢能力,如果爸爸能力一般,掙得少,這個家庭的教育問題也很難解決,因為教育是需要花錢的,沒有多餘的錢是辦法解決教育問題。孩子的教育大多落在媽媽的身上,媽媽既要工作又要管孩子,真的很辛苦。

有人說,教育靠媽,經濟靠爸,你怎麼看?

最近這些年,城市家庭當中出現了這樣的家庭模式:教育靠媽,經濟靠爸,這樣的家庭模式越來越多,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個家庭的組建之初,女方看男方首要看的是男方的掙錢能力,其次是性格等其他方面。婚後有孩子後,男方負責掙錢,女方負責教育孩子的局面就更加明顯了。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財力,或者說取決於爸爸的工資。爸爸負責掙錢了,管孩子的重任自然落到媽媽身上。家庭中誰管教育誰焦慮,因為孩子太難教育了,這裡固然有孩子的不爭氣、不聽話,但更多的是媽媽的過高要求。在媽媽的嚴格管教下,孩子很少有快樂的。不快樂的童年會影響孩子以後的人生。這就是當前很普遍的現象,每個家庭都不得不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

有人說,教育靠媽,經濟靠爸,你怎麼看?

孩子教育成了多數家庭的重中之重,管孩子教育的媽媽越來越焦慮,如果家庭的經濟條件很好,媽媽還能少焦慮一些。如今大家都形成了共識,打破階層固化靠教育,靠優質的教育。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五個階段的學校學習都是媽媽們思考的問題。媽媽是教育的總主管,選哪個幼兒園是媽媽說的算,爸爸負責掏錢。重點公立小學和初中靠學區房,拼的是家庭財力。到了高中、大學就憑本事了,不過想提高成績,補課是必不可少的。補課費,那可是不小的費用,收入少的家庭真的補不起。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媽媽有絕對發言權,比如學什麼興趣班、補什麼課程等。孩子在媽媽的嚴格管教下成績越來越好,可快樂指數越來越低。當爸爸和媽媽的觀點有衝突時,通常是媽媽說的算,爸爸的想法基本不會被媽媽採納的。這種不一致的情況多了,爸爸就越來越不願意參與孩子的教育。時間長了,很多爸爸就不參與孩子的教育了,轉而把精力集中到掙錢的事了。這導致媽媽對爸爸的怨言越來越多,其實這不能全怪爸爸,本來多數爸爸一開始是關心孩子教育的,可媽媽總是不接受爸爸偏快樂的教育觀點。久而久之,管教孩子就成了媽媽的專利,成了教育的總主管。

有人說,教育靠媽,經濟靠爸,你怎麼看?

一般誰管孩子教育誰焦慮,管教育時間長了,總看到別人家長孩子多麼優秀,總看到自己家孩子多麼一般,總拿別人家孩子的優點說事,以為這樣能激勵孩子超過對方,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心理學告訴我們孩子是需要鼓勵的,批評是不解決問題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告訴我們,孩子的學習目標要難度適中,不能太難也不能太容易,通過努力能做到的才是合適的難度。別人家孩子的優秀不一定是孩子的目標,因為不適合。要按照孩子自己的特點來安排,不能攀比。

每個家庭都希望孩子出類拔萃,每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聽話,這一切美好的願望是需要腳踏實地去做的。教育靠媽、經濟靠爸,這種家庭模式已經形成,不知大家怎麼看?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有人說,教育靠媽,經濟靠爸,你怎麼看?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