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彭懿原創圖畫書《溪邊的孩子》:讓孩子看看父母的童年趣事

育兒 新民晚報

作為國內原創圖畫書的領軍人物,彭懿非常關注孩子的童年。他曾先後出版原創攝影圖畫書《巴夭人的孩子》和《馴鹿人的孩子》,在國內引起巨大反響。日前,他攜新作《溪邊的孩子》來到上海童書展,和浙江著名語文特級教師王樂芬一起,與現場讀者分享“為孩子找到童年——原創圖畫書《溪邊的孩子》背後的秘密”。

彭懿原創圖畫書《溪邊的孩子》:讓孩子看看父母的童年趣事

彭懿談到,他創作這本圖畫書的靈感來源是聽同事聊到自己童年時講了一個非常特別、非常好玩的故事。那位同事出生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那裡有一條長長的永安溪,她們小時候常在溪邊玩,有一回她們這群小孩偷偷爬上了一條空竹筏想划著玩,卻不想竹筏的主人正好看到了,她們慌忙往岸上跑,卻不小心栽進了一個豬圈,摔到了豬身上。

這個故事一下就打動了彭懿的心,他說,很多人都會講自己小時候可好玩了,然後你問他怎麼好玩?下河摸蝦,或者把別人家的東西打碎了,僅此而已。要找到非常獨特的、別人從來沒有講過的故事,很不容易。恰好這時彭懿正想著突破自己以往的創作模式,於是便以創作一本真實的口述童年故事圖畫書為目標,前後去了三次仙居,採訪了數十個人的童年故事,這才創作出這部獨特而又有趣的《溪邊的孩子》。

彭懿原創圖畫書《溪邊的孩子》:讓孩子看看父母的童年趣事

浙江名師王樂芬是浙江台州臨海人,臨海就在仙居近旁,所以她對《溪邊的孩子》有更深的感觸,尤其書中那些來自台州、來自江南水鄉的風俗,比如做餅筒、搗麻蒔,比如院子裡堆著的大酒缸,都讓她感覺非常親切。她也帶著許多孩子讀過這本書,孩子們對於幾十年前那些爸爸媽媽小時候的故事都特別感興趣。這本書像一部電影,將孩子們帶到幾十年前,帶到那個與他們現在的生活不一樣的場景中去。

現場,王樂芬還分享了她作為一名語文特級教師,如何與孩子共讀這本書的一些經驗。她說,她通常會跟孩子以聊天的方式來閱讀,比如聊一聊這本書裡都發生了些什麼有趣的事,有一些什麼樣的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跟我們現在的風俗習慣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她還會和孩子一起聊,他們最感興趣的人物是誰,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一個一個不同的人物就構成了溪邊的孩子中人物的群像。她說,這種聊天式的閱讀方式,同時也就是在培養孩子整理故事的能力。

彭懿原創圖畫書《溪邊的孩子》:讓孩子看看父母的童年趣事

王樂芬認為,閱讀和生活其實是可以相通的,可以帶著孩子們去感受故事中的孩子的樂觀、堅強、有趣和奇思妙想。引導孩子們把生活中的小快樂串起來,互相分享,他們會發現,原來自己的生活其實還是有很多有趣的東西。這也是閱讀這本書的另一個收穫。(頡利)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彭懿原創圖畫書《溪邊的孩子》:讓孩子看看父母的童年趣事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