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夜讀|想乘風破浪還是風平浪靜,都是誠實的慾望

心靈雞湯 澎湃新聞

《不孝有三,不考公為大》,《南風窗》最近的這則報道,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不少討論。

有意思的是,報道的本義,是在講述那些被父母“逼”著考公務員的年輕人,內心和行動如何困惑與掙扎。而留言區則是一片“你媽是對的”的反勸。

例如,“如今考公務員還要父母逼迫嗎”“求求你們使勁反抗,不要聽從父母的意願安排……然後把崗位留給我這位想考的吧”“我是自願的,在受到企業毒打之後”……

以前,我也曾以為,來自父母親人的“勸考公”是一種傳統的、狹隘的、落後的觀念,是一種為了滿足自己面子的動機。

後來我發現,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他們只不過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好一點,不那麼累,有穩定的保障,平安喜樂,哪怕普普通通。

這幾天,清華教授劉瑜的一句“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就也以心靈雞湯的方式,勢不可擋地在社交媒體熱傳。

前不久,女朋友的母親在讀到我寫的一篇關於互聯網社畜的加班日常後,立刻打電話勸在互聯網上班的女朋友辭職,回家考公務員。

她的訴求很簡單:我不希望女兒過得那麼苦,做個普通人就好,還能在我身邊。我想,這才是廣大父母發自內心的想法。

近年來,我身邊的年輕人,確實有一些從企業辭職然後考公務員、高校或其他事業單位的。

其中有一位,在上海一家頭部互聯網公司工作一年後,選擇了裸辭,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備考,考入一家高校從事行政工作,過起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當一個人受夠了996,便會特別渴望朝九晚五加雙休,哪怕收入低一點,哪怕工作內容不喜歡。

我把《南風窗》的這個報道下的留言截圖,發給了一個在北京某區政府部門上班的同學。他研究生一畢業就選擇了考公,拿到了北京的offer。工作至今也只有一年多,但卻跟我流露過好幾次想辭職的想法。

他總想到未知的企業試一試,覺得自己現在的工作太平穩、單調。我曾勸他說,“公務員和互聯網都是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  

讓他看了網友的留言後,我問他,“你還想辭職嗎?”

他的回答讓我略微意外,“其實還想。”

掙扎,本是就是一種在思考的狀態,是求新求變的慾望在躁動。他說,“就怕自己習慣了,越幹越沒有上進心。”

是的,沒有一層不變的想法,只有分階段不斷調整的目標。不舒服了就挪一挪,太舒服了也會想著刺激刺激自己,這或許就是人生、就是人性吧。

具體到考公或不考公,它僅僅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基本無關人生觀和價值觀,更無關孝道。無論是以前不想考現在考了,還是以前考了現在想辭職,其實都是誠實的慾望。

遵從自己內心的這種慾望,當它達到一個臨界點後便做出選擇,這便是走心。它看起來或許沒那麼瀟灑,但足夠真實。

每個人都有乘風破浪的權利,也都可以選擇風平浪靜的港灣。它們或許是不同的人生追求,但都是人間的一縷煙火。

夜讀|想乘風破浪還是風平浪靜,都是誠實的慾望

製圖 祝碧晨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夜讀|想乘風破浪還是風平浪靜,都是誠實的慾望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