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心與竹俱空,問是非何處著腳?念同山共靜,知憂喜無由上眉。
譯文:人心如果像竹子那樣空虛而無雜念,請問是非能在何處落腳?思緒如同大山那樣沉靜安穩,可知憂慮與喜悅便不會在眉梢出現。
解讀:北宋名相呂端為人曠達寬厚,對升遷貶謫之事處之泰然,別人背後議論他的長短或者說他的壞話,他從不計較,也從不因此影響自己的情緒。當屬“心與竹俱空,念同山共靜”的君子典範。
呂端為人寬厚,喜愛說笑話,是個笑口常開的樂天派。進入朝廷為官以後,任成都府知府,為政清廉,生活簡樸,雖然屢經升降,卻從未因為這些得失而傷懷。宋太宗時,升為樞密直學士,不久拜參知政事。當時,趙普為中書,對呂端評價很高,說:“我看呂公奏事,受到嘉獎沒有大喜過望,遇到挫折也沒有絲毫畏懼,喜怒不形於色,真是臺輔之器啊!”他從不與官位相當的人爭名次,甘居他人之下。左諫議大夫寇準拜為參知政事,呂端奏請居於寇準之下,太宗卻以呂端為右諫議大夫,位在寇準之上。後來,呂端代替呂蒙正為相,老成持重,識大體,以清簡為務。因為他與寇準同列,卻先居相位,唯恐寇準內心不平衡,就奏請皇上准許參知政事寇準與宰相分日值班,其謙讓如此!太宗訓喻:“自現在開始,中書事必須經過呂端詳酌,然後再奏給朕。”從此後,呂端更加謙讓。
一般人中多有笑口常開的樂天派,一旦掌權,便會變得整日憂心於外,謹慎小心,呂端身為宰相竟然能夠保持“謙虛、喜怒不形於色”的本色,喜愛說笑,不計較一時得失,不慮風波之言,對升遷貶謫之事處之泰然,其修為著實令人佩服。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心與竹俱空,是非不著腳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