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走進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參觀一座老輩的隋氏祠堂

歷史 膠東故事會

“隋”是膠東半島的常見姓氏,也是遷來相對較早的姓氏之一。介紹明代之前膠東人口結構的文章,常以“隋姓”舉例,《萊陽縣誌》也稱“隋氏”為“金元故家”。

根據族譜記載,隋姓先祖在宋代(約為兩宋之交)從河南汝寧府固始縣遷至登州棲霞縣定居,起初以棲霞之蛇窩泊為祖居地,其後逐漸開枝散葉,如今膠東半島各縣市區基本都有分佈,明代和清代亦有遷徙山東內地及關外的分支。在金元之際,隋寶、隋世昌父子入仕,青史有名。尤其是隋世昌,封“定海郡侯”,在《元史》有傳。後世膠東隋氏修譜,多稱“定海郡隋氏”。

膠東隋姓淵源單一,歷史上也多次修譜,世系相對清晰。不過,宗祠卻很少見到。根據老譜記載,祖居地蛇窩泊原有隋氏宗祠,不過明代中期,遭火失修。此後,膠東隋氏就無統一之家廟,不同分支各立祠堂。但這些分支祠堂後來也逐漸不存,此前探訪隋姓村莊,鮮有見到。

走進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參觀一座老輩的隋氏祠堂

前段時間,幸得一位朋友提醒,才得知煙臺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有座老輩的隋氏祠堂。於是,在路過蠶莊的時候,就前去觀瞻。

諸流隋家村,位於蠶莊鎮駐地以北約五里村。隋姓建村,村旁有諸流河,故名。現在村中以隋姓為主,亦有原姓等其他姓氏。

走進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參觀一座老輩的隋氏祠堂

根據村志記載,當地隋姓為清康熙年間從萊陽大隋家村遷來。不過,據熱心族人考證,萊陽縣無大隋家村,而黃縣有之。黃縣大隋家系出萊陽縣西趙疃村,村志中的說法,有可能古代口頭傳說將萊陽縣和大隋家這兩個地方結合在了一起。

走進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參觀一座老輩的隋氏祠堂

走進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參觀一座老輩的隋氏祠堂

走進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參觀一座老輩的隋氏祠堂

村裡的隋氏祠堂位置不難找,從村委向北一條街就是,祠堂門上題有“隋氏先祠”四個大字。

聽村裡老人介紹,這座祠堂約在清末民初時建立,距離有一百多年曆史,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又重新修繕。不過,祠堂正屋基本保持原貌,只是門樓和院牆換上了新的磚瓦。而大門本身,包括門簪看起來也並沒有太大的改動。

這座祠堂平時不開,逢年過節時會啟門。不過,它的建築樣式在外面也看得比較清晰,頗有古色古香之感。以下圖片都是祠堂周邊的場景。

走進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參觀一座老輩的隋氏祠堂

走進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參觀一座老輩的隋氏祠堂

走進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參觀一座老輩的隋氏祠堂

這是祠堂的大門和門簪。

走進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參觀一座老輩的隋氏祠堂

走進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參觀一座老輩的隋氏祠堂

走進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參觀一座老輩的隋氏祠堂

這是祠堂正屋的正面視角。

走進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參觀一座老輩的隋氏祠堂

走進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參觀一座老輩的隋氏祠堂

這是正屋的背面視角。

走進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參觀一座老輩的隋氏祠堂

走進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參觀一座老輩的隋氏祠堂

在正屋的四個簷角處,分別有“福祿壽喜”的文字雕飾。

可以說,這座祠堂除了姓氏文化上的意義之外,在膠東傳統建築方面也有一定價值。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走進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參觀一座老輩的隋氏祠堂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