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總投資307億,這一特高壓直流工程今日開工

財經 界面新聞

記者 | 席菁華

編輯 |

1

全球在建規模最大水電站的送出工程終於開建了。

12月10日,據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網)官微“電網頭條”消息,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下稱白鶴灘-江蘇工程)今日開工。

白鶴灘-江蘇工程是中國實施“西電東送”戰略的重點工程,也是促進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的重大清潔能源項目。

國家電網稱,白鶴灘-江蘇工程建成後,可以保證白鶴灘水電站電力大規模外送。

白鶴灘水電站位於金沙江幹流河段,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2010年10月,該水電站正式啟動前期籌建工作,2017年8月全面開工建設,計劃2022年全部建成投產。

該電站左岸、右岸各建設八臺百萬千瓦級機組,分別送電至江蘇、浙江。

為滿足白鶴灘水電站電力外送需要,2018年9月,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規劃建設白鶴灘-江蘇、白鶴灘-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

其中,白鶴灘-江蘇工程總投資307億元,2020年11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計劃2022年建成投運。

該輸電工程起於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止於江蘇省蘇州常熟市,途經四川、重慶、湖北、安徽、江蘇5省(市),線路全長2087公裡。

國家電網表示,根據投資估算,白鶴灘-江蘇工程將增加輸變電裝備製造業產值約180億元,帶動電源等相關產業投資約100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超過2萬個。

此外,利用該工程的夏季富餘送電容量,每年增送四川豐期富餘水電40億-60億千瓦時,可極大緩解四川棄水問題。

四川水電資源豐富,技術開發容量達1.48億千瓦,約佔全國總量的五分之一。截至2019年年底,四川水電裝機容量7840萬千瓦,居全國第一。

“十三五”期間,隨著四川水電繼續大規模開發,外送消納能力亟待提升,預計2022年水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02億千瓦。

白鶴灘-江蘇工程投運後,預計輸電能力達800萬千瓦,每年輸送電力超過312億千瓦時,可滿足江蘇當地經濟及負荷發展。

華東地區是國內的負荷中心,由於一次能源資源匱乏,土地和環保空間有限,保障電力供應的壓力較大。預計“十四五”期間,江蘇電力市場空間將超過1000萬千瓦。

此前,因沿線部分省市對白鶴灘水電站的“電力分配方案”存在爭議,白鶴灘-江蘇、白鶴灘-浙江兩條線路遲遲未得到核準。

據《中國能源報》報道,除江蘇和浙江外,四川、重慶、雲南等地紛紛提出分配白鶴灘水電站電力的想法。其中,四川、重慶希望白鶴灘水電站電力全部留在川渝,雲南則希望分得電力300萬千瓦。

此外,白鶴灘水電站投資建設方三峽集團,和四川省對白鶴灘水電站的外送方案產生了分歧。

四川方面認為,電站應採取“網對網”外送方式,先接入四川電網,再上直流;三峽集團則堅持通過“點對網”的方式送電,拒絕接入四川電網。“網”指的是電網,“點”指的是發電企業。

今年4月30日,國家能源局覆函重慶、四川兩地,敲定了“白鶴灘水電站外送方案”,為工程核準開工創造了條件。

11月3日,白鶴灘-江蘇工程核準獲新進展。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配電工程交流站及部分速配電線路項目核準的批覆》,核準了白鶴灘-江蘇工程送受端換流站,以及重慶、江蘇境內輸電線路項。

國家電網成立於2002年12月29日,經營區域覆蓋中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供電範圍佔國土面積的88%,是全球併網裝機規模最大、電壓等級最高的特大型電網。

目前,國家電網累計建成“十三交十一直”特高壓工程,在運在建特高壓工程線路長度達到4.1萬公裡。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總投資307億,這一特高壓直流工程今日開工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