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糯豆包媽媽,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實施獨生子女政策30多年後,人們慢慢達成了一個共識:生兒生女都一樣,女兒更貼心的理念深入人心。
而如今婚嫁的男女差別,更讓很多父母調侃:生女兒是招商銀行,生兒子是建設銀行,但隨著時間的遷移,獨生女兒長大後要面臨的現實問題,生女兒好的說法開始被質疑:招商銀行不香了?
女兒遠嫁老公卻是個媽寶男,老母親不得不千裡奔赴去撐腰
樓上王姨40歲的時候丈夫去世,自己一個人把女兒拉扯大,女兒也爭氣考上一所不錯的師範大學,畢業後留在當地做一名小學老師。
王姨沒事和老太太們聊天的時候,還提到等女兒結婚生子後,有合適的自己再找個老伴,過過舒心日子,這輩子吃的苦太多了。
可女兒結婚後,因為懷孕原來一週見一次的婆婆,搬到了家裡,說要照顧兒媳婦,但生活在一起後問題也多了起來,這才發現原來不愛說話的老公竟然是個媽寶男,婆婆說什麼就是什麼:別的女人懷孕產檢都是老公陪著,婆婆一句讓老公繼續上班,老公就乖乖地去上班。
生完孩子後,婆媳相處、夫妻關係、育兒等方面更是矛盾多多,只有和自己媽媽打電話時,才吐露出委屈,王姨心疼女兒,每次都要哭半天。
過了半年,女兒和女婿已經鬧到要離婚的地步,王姨再也坐不住,收拾行李奔赴千裡去給女兒撐腰,發作起來的王姨把婆家一家都嚇壞了。
女兒申請支教兩年,王姨就在附近租房子照顧女兒和外孫,婆家一看來真格的,也服了軟,不再幹涉小兩口的家庭。但不放心的王姨,還是辦理了提前退休,賣了房子搬到了女兒的城市,說什麼也要守在女兒身邊。
“招商銀行”不香了?養女家庭將來會面臨4個問題,第三個很扎心
第一個問題:女兒嫁到外地
現在到結婚年齡的女性,基本都是在獨生子女政策實施過程中出生的,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女,很多父母都希望女兒能留在身邊,能互相照顧,可嫁到哪裡由女兒來決定,一旦去了外地,就要面臨長時間看不到女兒,甚至以後養老都成問題。
第二個問題:幫忙帶孩子
過去婆婆帶孫子、孫女理所當然,現在變成了姥姥帶孩子,奶奶過來觀賞。心疼女兒、怕女兒受委屈、不想女兒太累,於是不顧自己年紀大,親自上陣幫忙帶娃,但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也不免因為理念、方法不同發生分歧,經常挨累還不討好。
第三個問題:遇到惡婆婆
老人常常勸年輕人,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是兩個家庭甚至家族的事。遇到一個好婆婆甚至比遇到好老公還重要。遇到一個好婆婆,是多了一個媽,生活更舒暢。可要遇到一個惡婆婆,輕則生氣,重則可能會導致夫妻感情破裂,分道揚鑣。
第四個問題:要看女婿臉色
丈母孃到女兒家,和婆婆到兒子家是兩種不同的感覺,總有在別人家做客的感覺,說話、做事都會加小心,不如在自己家裡自在,一旦女婿給臉色看,心裡更不是滋味。特別是年紀大了,在女兒家養老,更是戰戰兢兢。
養女家庭想要幸福美滿,要秉持三個基本原則
1)從小培養女兒的性格
古語有雲:娶妻當娶賢,一個好女人不僅自己活得開心、精彩,還會造福三代人,這需要從小對女兒的性格進行培養,樹立起正面健康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遇到困難有獨自面對和解決的勇氣。
2)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父母營造什麼樣的家庭氛圍,會對女兒今後擇偶有重要影響。會把父親作為擇偶的一個參照物,找個像父親一樣顧家的好男人,還是避免像父親那樣不負責任?在主持自己的小家庭,也會參照母親日常的言行舉止。
3)和女兒保持適當的距離
父母退休後可以到女兒的城市生活,既可以幫幫女兒,也避免孩子對遠方父母的擔心;老人都喜歡四世同堂生活在一起,年輕人更喜歡有自己的空間,避免在一個屋簷下居住,可以在一個小區內。
另外,女兒成家後,有了自己的家庭,父母要退出,不要參與太多,包容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想法。
留言板話題:家裡有女寶寶的爸媽們,你們對未來有哪些想法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招商銀行”不香了?養女家庭將來會面臨4個問題,第三個很扎心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