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紹傑 通訊員 陳雨晴
12月19日上午,由廣州市兒童活動中心、廣東省許欽鬆藝術基金會主辦的2020年“小家大愛”許欽鬆少兒創藝獎家庭美育公益講座在廣州市兒童活動中心舉行。(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由情緒療愈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WABC藝途學院特約學術顧問李悅,為10餘組親子家庭帶來“藝術療愈-開啟創造力原來可以這樣玩”的主題講座。
“是什麼侷限了我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李悅表示,未來的孩子更加需要的是跨界能力、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被“內在的聲音”禁錮了想象力。比如,我們現有的教育模式給予了我們“像”與“不像”,“好”與“不好”的評價,讓每個人都長成“標準化”的樣子。
而藝術療愈的手法,鼓勵人們通過沉浸於繪畫、泥塑、拼貼、攝影等視覺藝術的創作,藉由豐富的媒材來從容地詮釋內心,表達語言不足以言說的情感,釋放和緩解情緒壓力,讓內心得到撫慰和放鬆,從而更好地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李悅強調,藝術療愈不是美術課,不需要具有專業的繪畫技巧。每個人都具有通過藝術表達的方式去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長的能力。藝術療愈鼓勵我們勇於嘗試探索和冒險,不斷激發想象力的潛能。
美育對於孩子的人格養成和生命成長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而家庭在其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廣東省許欽鬆藝術基金會-少兒藝術啟蒙計劃通過設立“許欽鬆少兒創藝獎” ,致力於培育孩子對藝術和生活的熱愛,激發青少兒的創造熱情,培育孩子的藝術審美與藝術思維。
2020年許欽鬆少兒創藝獎的主題為“小家大愛”,同時以“親職語境下的整合藝術療愈的應用”為研究主題,走入公共空間開展家庭美育講座,讓更多家長認識到美育的重要性。
本次講座即為2020年許欽鬆少兒創藝獎的系列活動,通過理論講解與實踐操作,讓家長們體會到藝術表達的手法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它如何讓親子互動變得更加有趣生動,促進關係的融洽。而李悅老師也表示,“對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長永不放棄自我成長和自我學習。”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黎存根
審籤|謝哲
實習生|李紫媚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小家大愛|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家長永不放棄的自我學習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