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叫做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是為了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高新科技的關鍵領域和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培養國家經濟科技建設需要的尖端人才。
要求高校主要在基礎學科相關專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招收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簡單來說,強基計劃的核心包含以下三方面:
(1)旨在培養“搞尖端技術”和“鑽研人文社會科學”的頂尖人才;
(2)招收的專業主要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
(3)招收的學生綜合素質優秀(高考成績+校測表現優異)或基礎學科拔尖(搞競賽)。
二、 強基計劃的入圍規則是什麼?
入圍基本分為兩類:
1、憑高考成績擇優入圍;
2、憑學科競賽獎項,第二類即我們說的破格入圍,2020年要求五大學科銀牌及以上獎項。
高校一般按照招生計劃3~5倍入圍,清北兩校按招生計劃5倍入圍。破格入圍考生不佔用招生計劃。
三、強基計劃綜合分數如何折算?
綜合成績=高考成績85%+校考成績15%。其中2020年南開大學高考成績佔綜合成績的90%,校測僅佔10%。
四、哪些大學有強基計劃?培養模式如何?
選擇強基計劃的學生,考進名校後擁有“VIP待遇”:
(1)單獨編班,配備一流師資,提供一流學習條件,實行導師制、小班化等培養模式。
(2)對學業優秀的學生,高校優先給予免試推薦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學、獎學金等方面的機會。
(3)本-碩-博銜接培養,本科階段抓好基礎學科能力素養,碩博階段既可在本學科深造,也可選擇交叉學科培養。
例如,本科專業是物理,那麼在碩博階段,既可以選擇繼續攻讀物理,也可以選擇與物理相關的專業。
(4)配備優質學習平臺,有機會參與重要項目研究,包括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沿科學中心、集成攻關大平臺和協同創新中心等。
五、強基計劃與綜合評價的區別
1、招生院校:強基計劃招生院校是36所雙一流A類高校,高校層次較高;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包括省屬高校、創新型高校,院校選擇更多更廣。
2、招生範圍:強基計劃招生範圍更廣,是針對全國的;綜合評價招生範圍招生省市覆蓋面還沒那麼廣,極少部分高校面向全國招生。
3、招生專業:強基計劃更加註重基礎學科;綜合評價未限定專業,有普通專業也有部分優勢專業。
4、初審依據:強基計劃的初審依據是考生高考成績,極少數的高考成績達到一本線破格入圍。綜合評價的初審依據主要是考生的報名材料。
5、考核時間: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的考核均在高考成績發佈後進行。
6、錄取方式:兩者都是採取根據折算綜合成績擇優錄取,但是在成績組成和佔比上有所不同。強基計劃中高考成績不低於85%,綜合評價中高考成績佔比各校均有所不同,一般為“631”模式。
7、錄取批次:強基計劃在提前批之前完成錄取,志願安排以各省考試院規定為準。綜合評價在特殊招生批次或提前批錄取。
8、培養模式:通過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可單獨編班,實行導師制、小班化等培養模式。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綜合評價在培養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
9、轉專業:強基計劃入校學習後,原則上不得轉專業,而綜合評價暫未做特殊安排。
第一時間給你最全升學資訊
新高考選科/生涯規劃/專業評測/職業評測
強基計劃/綜合評價/港澳院校/高考志願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強基計劃報考詳解,助力圓夢“雙一流、985”名校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