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13餘萬名國內外學子角逐最大規模數學建模競賽

教育 新民晚報

13餘萬名國內外學子角逐最大規模數學建模競賽

圖說:2018級本科生劉佳琦、胡雨辰、王思澄組成的團隊捧獲大賽本科組唯一最高獎——本科組“高教社杯” 來源:同濟大學供圖

12月5日,2020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頒獎典禮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舉行。同濟大學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4項,其中交通運輸工程學院2018級本科生劉佳琦、胡雨辰、王思澄組成的團隊捧獲大賽本科組唯一最高獎——本科組“高教社杯”。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迄今已舉辦29屆,競賽已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參與最廣泛的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之一。競賽緊密聯繫科技發展前沿,強調理論聯繫實際,注重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對培養和提高大學生創新創造的自信心和科學思維、掌握科學方法、認識社會、解決實際問題的素質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29年來,成千上百萬大學生從中受益、成長、成才。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此項競賽已成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數學建模競賽活動,吸引國外大學生參與。今年的賽事於9月10日至13日舉行,吸引了來自全國以及美國、英國和馬來西亞的1470所院校或校區的45680個團隊(本科組41826個、專科組3854個)13餘萬名學子參賽。

獲本科組“高教社杯”的同濟大學劉佳琦等3位學生的論文題目是《基於梯度下降的決策樹算法與非線性規劃的信貸風險評估與信貸策略模型》。他們針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問題,基於改進的梯度下降算法對決策樹模型進行了優化,建立了企業信貸風險評估判斷預測模型,之後基於收益最大、風險最小、客戶流失率的最小等目標建立了非線性模型並進行求解,最後給出了最優的銀行貸款策略。“相關因素分析全面、詳實,模型設計切合實際,思路清晰,表達準確,結果合理。”論文得到了全國評審專家的一致認可。

“在短短72小時內,每支參賽隊要在多個問題中作出抉擇,並要完成從問題分析、建模、求解、規範表述的全過程,這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巨大的考驗,更是一次極為重要的鍛鍊。”劉佳琦說,他們三位同學曾經跟隨學院內導師深度參與過自動駕駛視覺感知能力相關的科研項目,接觸過一些目前工業界學術界內較為先進的機器學習算法,同時他們日常的專業課程非常注重對較大體量數據的處理與分析能力。

同濟大學高度重視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組織與培訓,將其作為培養複合型創新人才的重要抓手,以競賽促學、促教。每年4月底到5月初,學校面向全體本科生、研究生舉辦校內數學建模競賽。近年來,每屆參賽隊伍數均超過300個。今年受疫情影響,數學建模比賽轉至線上繼續舉辦。學校每年組織學生參加9月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本科生團隊一般超過200個;每年2月,學校還組織70至80個學生隊伍參加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近年來,同濟大學學子在數學建模比賽上不斷取得佳績。在今年2月舉行的美國數學建模比賽中,同濟大學獲得3項特等獎入圍。

同濟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學校獲本科組“高教社杯”這一殊榮,是學校長期堅持培養和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紮實推進學科交叉和課程融合,不斷提升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新應用能力而結出的碩果。

新民晚報記者 張炯強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13餘萬名國內外學子角逐最大規模數學建模競賽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