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又到了吃薺菜的季節了
每年這個時候
龍口人都會成群結伴去挖野菜
快來看看黃縣話版的《挖薺菜》吧
保準讓你饞得流口水
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
三種薺菜美味做法
一起吃起來
薺菜餛飩
薺菜千張卷
薺菜炒年糕
在龍口海邊出現一支挖蛤大軍
一群人拿著鐵杴、小桶
趕著嘗這“牛年第一鮮”!
東海
東海這邊挖蛤的人是真不少啊
挖蛤的現場很壯觀!
西城區
周成功 攝
周成功 攝
在西城區華龍港灣附近,也有不少市民帶著工具趕來嚐鮮,寒冷的天氣擋不住“吃貨”熱情
收穫滿滿的市民一句挖蛤啦,對小編是多大的誘惑和衝動!(可惜小編沒帶工具)
在現場,市民宋加利告訴記者,還沒有開工的他聽說東海這邊退潮,會有不少海鮮,便帶著孩子和朋友趕了過來。“我每年這時候都會來,好東西真不少,我這不到一小時就挖了一大桶蛤,今晚多了個菜。”
趕海挖貝你都需要什麼工具?
耙子:可以從家裡自帶鐵杴、耙子,還可以給小孩兒們準備塑料玩具鏟子、耙子。
鞋具:冬天水涼的話,帶一雙雨靴,等到夏天穿上拖鞋、舊網球鞋就行。
盛具:準備個小桶、網兜,沒有的話弄一個結實點的塑料袋也行。
挖來的蛤蜊,怎麼處理?
挖蛤蜊的過程中,還會時不時有意外收穫,例如岸邊石塊縫隙裡的海瓜子,橋墩、石壁、淺灘上的牡蠣,灘塗裡的小蟹、皮皮蝦、竹節蟶、海螺、泥螺、海膽、文蛤等,一定令你驚喜不斷。
挖出來的蛤蜊中常含有泥沙,不能立即食用,那麼如何處置?
挖好的蛤蜊,置於口徑開闊的水盆中,放清水,以剛沒過蛤蜊為宜。不要太多,多了會缺氧。加鹽,調配成海水濃度。記得多放點,蛤蜊口重。如果想讓蛤蜊吐沙更快,盆內放鐵器一枚,如釘子,蛤蜊厭鐵鏽味,或滴香油幾滴,蛤蜊厭油葷。兩者均可造成蛤蜊反胃,吐沙不止。也可以採取輔助方法來促使蛤蜊更快吐沙,比如用小力搖動水盆,使其眩暈。以上全部都是海邊漁民口口相傳的方法,您親測一下效果吧!
美食篇
蛤蜊被稱為“天下第一鮮”、“百味之冠”,俗名又有殼菜、淡菜、海夫人、西施舌等,肉質鮮美無比,富含營養價值成分如蛋白質、脂肪、鐵、鈣、磷、碘、維生素、氨基酸等,是一種低熱能、高蛋白的絕佳食品。據《後山談叢》記載,宋代由於交通所限,遠道送到京城的蛤蜊一枚售價一千錢(相當於現在市價人民幣500元左右),宋仁宗每次都要省著吃,偶爾吃一頓也不好意思超過十個。歷史上最“厚道”的皇帝,可見一斑。
注意
不管哪種蛤蜊,
挖出後的生存時間為一天左右,
要儘快食用。
蛤蜊有哪些吃法?
原味蛤蜊
半鍋清水,冷水下鍋,水開後蛤蜊殼子打開即食。或者鮮炸,鍋內直接放入蛤蜊,不加水,開殼即食。
辣炒蛤蜊
一是可以鍋內放丁點兒油,爆香蔥、姜、幹辣椒,放入蛤蜊翻炒幾下,加少許白糖,再加清水或啤酒半杯,蓋鍋,蛤蜊殼子打開後即可,起鍋前扔幾根香菜。
二是清水煮蛤蜊,煮後帶殼蛤蜊盛入器皿備用,再放蔥、姜、幹辣椒爆炒,套路同前,但不再加清水及啤酒。相比較而言,兩種爆炒方法,前者比後者更鮮亮,後者比前者品相更好。
蛤蜊蛋羹
蒸普通蛋羹時,放入蛤蜊,加鹽、香油,器皿上蒙上一張保鮮膜,再扎五六枚小孔,然後端入蒸鍋。此種方法加工的蛋羹狀如凝脂,口感滑嫩細膩,雞蛋與蛤蜊的兩種鮮味在口中相互交融,可謂“窮盡天下之鮮”。
炒蛤蜊肉
如果挖的蛤蜊太多,又不好處置,可煮後剝肉,放置冰箱保存。等到食用時取出,以醬爆、涼拌、蛋炒為宜。
其他的流行做法還有煲湯,另有蛤蜊疙瘩湯、蛤蜊煲粥、鐵鍋蛤蜊、酒蒸、餃子、燒烤等。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瘋狂挖挖挖!龍口開春兩大鮮,行動晚了就錯過時間了!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