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歌頌家國情,北京十一中原創話劇《龍鬚溝畔的讀書聲》雲端首演

文化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大幕徐徐拉開,在“龍鬚溝畔”長大讀書的老妞子、大妞子、小妞子三代人,過著吵吵嚷嚷又相親相愛的小日子……12月30日,北京市第十一中學的原創話劇《龍鬚溝畔的讀書聲》在雲端公演。27名十一中的學生登上華麗的舞臺,演繹龍鬚溝地區、北京城乃至新中國教育發展的縮影。

歌頌家國情,北京十一中原創話劇《龍鬚溝畔的讀書聲》雲端首演

北京市第十一中學供圖

據瞭解,坐落在“龍鬚溝”畔的北京市第十一中學,建校於1950年,是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為了解決北京南城勞動人民子女上學問題而建立的第一所市立完全中學;同期,《龍鬚溝》劇作完成。今年正值十一中建校70週年,學校以話劇《龍鬚溝畔的讀書聲》表演的形式致敬老舍先生的經典話劇《龍鬚溝》。

十一中的教師告訴記者,此部劇作由北京市第十一中學與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聯合創作排演。排練從開學初開始,持續4個月,所有演職人員全部由十一中初中、高中學生擔任。其中,導演通過海選挑選了27名演員,全部都是表演零基礎的普通學生。

整部戲劇以“老妞子”的回憶為線索,用倒敘的形式,將十一中70年深厚的歷史娓娓道來,既有小人物的家長裡短,更有時代背景下的宏大主題,展現了70年來十一中在人才培養、教育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歌頌家國情,北京十一中原創話劇《龍鬚溝畔的讀書聲》雲端首演

北京市第十一中學供圖

兒藝編劇、導演張瀚倫介紹,《龍鬚溝畔的讀書聲》戲中涉及了70年前十一中剛建校時的抗美援朝戰爭,戲劇中“老妞子”在一段激情澎湃的音樂中大聲朗誦《誰是最可愛的人》,突顯了團結就是力量、敢於犧牲勇於奉獻的抗美援朝精神,這也與十一中的精神、時代精神不謀而合。

參與活動的十一中學生表示,自己不僅學到了很多戲劇表演知識、提高了藝術修養與藝術品位,更在編劇、導演、老師以及所有幕後工作人員的言傳身教中體會到,話劇表演絕對不是“秀”自己那麼簡單。通過對劇本的研讀和對人物的揣摩,他更加深入地感悟到了十一中人的奮鬥底色和勞動人民的拼搏精神,內心充滿了自豪感和榮譽感。

北京市第十一中學校長崔楚民表示,十一中七十年薪火相傳,文化積澱深厚。明年恰逢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面向未來,十一中將在黨建引領下,大膽創新,銳意改革,充分發揚“團結奮進,敢為人先”的學校精神,為培養人格完整,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再出發。

新京報記者 戚望 校對 李銘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歌頌家國情,北京十一中原創話劇《龍鬚溝畔的讀書聲》雲端首演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