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津鋒
“我們高興地向大家推薦《哥德巴赫猜想》一文。老作家徐遲同志深入科研單位寫出的這篇激動人心的報告文學,熱情謳歌了數學家陳景潤在攀登科學高峰中的頑強意志和苦戰精神,展示了陳景潤對解決哥德巴赫猜想這一著名世界難題的卓越貢獻。廣大科學工作者和知識分子會從這裡受到鼓舞,受到教育,受到鞭策,而普通讀者則一定會為我們國家有這樣優秀的科學家和這樣出色的科研成果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這是1978年2月16日,《光明日報》全文轉載《哥德巴赫猜想》時所作的編者按。
1978年2月16日,《光明日報》全文轉載《哥德巴赫猜想》
1978年1月,《人民文學》雜誌新年第一期發表了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該文講述了數學家陳景潤不平凡的人生經歷,“哥德巴赫猜想”的內容和發展的歷史,以及陳景潤是如何在特殊年代期間,在艱苦環境下通過頑強努力取得了(1+2)的證明過程。
《哥德巴赫猜想》一經發表,《光明日報》、《人民日報》相繼轉載。1978年2月16日,《光明日報》全文轉載《哥德巴赫猜想》。當日的《光明日報》只有4個版面,為全文轉載,《光明日報》拿出了兩個半的版面從頭版開始刊登。
2月17日《人民日報》再次全文轉載《哥德巴赫猜想》,該文由此在全國引起轟動。
《哥德巴赫猜想》手稿
《哥德巴赫猜想》發表後不久,197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了“全國科學大會”。在這次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大會上,鄧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著名論斷。自此,中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中國的科學家和千千萬萬的知識分子迎來了充滿希望的春天。對於《哥德巴赫猜想》主人公陳景潤,鄧小平同志曾滿懷深情地講道:
“(陳景潤)這樣的科學家中國有一千個就了不得!對這樣的科學家應該愛護、讚揚!”
隨著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的出現,中國迎來了一個新的解放思想浪潮。
這部被稱為“新時代報春鳥”的《哥德巴赫猜想》手稿現收藏在中國現代文學館手稿庫中。
該稿共43頁,作者用藍黑墨水在“人民文學15X16=240”的稿紙上進行創作。每張手稿右上角均有頁碼標識,其中包括第1-37頁,第39-44頁。不知什麼原因,該稿並沒有第38頁。經筆者細讀,並與《人民文學》上發表的《哥德巴赫猜想》對照,發現該稿第37頁與第39頁的內容前後連貫,很有可能是作者將第38頁錯標為第39頁。
1978年2月17日《人民日報》再次全文轉載《哥德巴赫猜想》
談起徐遲寫《哥德巴赫猜想》,還有幾個有趣的故事要與大家一起分享。
1977年9月18日,黨中央決定在1978年召開全國科學大會。《人民文學》作為全國最有影響力的文學刊物 ,編輯們在探討新年第一期選題時很自然地談到了“科學”。要組一篇怎樣的科學稿子呢?這時,不知誰提了一個故事:20世紀70年代初,有個外國代表團訪華,一美國專家點名要見大數學家陳教授。有關方面千方百計尋找,終於在“牛棚”裡發現這個人,他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成果,竟然誰也不知道。此人就是陳景潤,編輯紛紛補充自己聽到的軼事:有一回他氣得跳樓,不過這位數學家自殺還不忘算角度,結果連傷都沒受;他是一個“科學怪人”,不刷牙不洗臉;有人說他財迷,棉襖都捨不得買,就用兩個棉毛衫,裡邊裝上棉花,一繃,隨便縫幾針就行。
經過激烈爭論,編輯們達成一致,就寫陳景潤吧!
那麼,找誰來寫呢?有人提到了徐遲。徐遲雖是一位詩人,但他做過新聞記者。1962年他在《人民文學》上發表的人物特寫《祁連山下》,反響比較大。於是,青年編輯周明便打電話聯繫到了在湖北省文聯的徐遲。當時的徐遲已經準備退休,但當徐遲在電話裡聽到《人民文學》邀請他來北京採寫陳景潤時,他很高興,但他也有些顧慮。在電話中,徐遲只說“試試看吧”。之所以有顧慮,是因為一是他覺得自己對數學這門學科並不熟悉,也不是很懂;二是他聽說陳景潤是個“科學怪人”,儘管他突破“哥德巴赫猜想”有貢獻,成就是了不起的,但這樣的“怪人”也不知道好不好採訪?
很快,徐遲便來到北京。到京後,他拜訪了自己的北京親友,當他們聽說徐遲要寫陳景潤,一致反對寫這個“怪人”。但徐遲的姐夫、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伍修權將軍卻極為支持,他說道:“寫!陳氏定理了不起! ”
在《哥德巴赫猜想》整個採訪過程中,徐遲與陳景潤有過三次見面。
他們第一次見面是在1977年的一個豔陽秋日。那天,《人民文學》編輯周明陪同徐遲到了北京西郊中關村的中科院數學研究所。數學所黨支部書記李尚傑同志接待了他們。李尚傑是一位深受科學家愛戴的軍人幹部,陳景潤對他十分信賴。在辦公室,李尚傑書記熱情地向徐遲講述著“小陳”鑽研科學的故事。隨後,他離開辦公室。不久,他帶來一個個頭不高、面頰紅撲撲、身著一套普通舊藍制服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一進門便和徐遲、周明等人熱情握手,直說:“歡迎你們,歡迎你們。”李尚傑向徐遲介紹:“這就是小陳,陳景潤同志。”
徐遲一行等人沒有想到這麼快就能見到陳景潤。李尚傑向陳景潤說明瞭徐遲的身份和來意後,周明又特意向陳景潤介紹說,我們《人民文學》特約徐遲同志來採訪你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難關、登攀科學高峰的事蹟,準備寫一篇報告文學,在《人民文學》上發表。
陳景潤聽後緊緊握住徐遲的手說:“徐遲,噢,詩人,我中學時讀過你的詩。哎呀,徐老,你可別寫我,我沒有什麼好寫的。你寫寫老前輩科學家吧!”徐遲笑了,為了緩解氣氛,便對他說:“我來看看你,不是寫你,我是來寫科學界的,來寫‘四個現代化’的,你放心好了。”陳景潤笑了,天真地說:“那好,那好,我一定給你提供材料。”
隨後,在聊天過程中,徐遲問陳景潤“哥德巴赫猜想”攻關最近進展情況如何?陳景潤說“到了最後關頭,但也正是難度最大的階段”。接著,他告訴徐遲,不久前他收到國際數學聯合會主席先生的一封邀請函,請他去芬蘭參加國際數學學術會議,並作45分鐘的學術報告。他說,據主席先生在信中介紹,出席本次會議的有世界各國的學者3000多人,但確定作學術報告者僅十來名,其中,亞洲只有兩名,一個是日本學者,一個便是他自己。他覺得事關重大,便將此信交給了數學所和院領導。當時,中國科學院的領導接見了他和李尚傑書記,關切地對他說,你是大數學家,國家很尊重你,這封信是寫給你的,由你考慮去還是不去,考慮好了,你可以直接回信答覆,告訴我一聲就是了。這使陳景潤很受感動。領導這麼信賴他,科學院這麼關心他,他從內心裡感激!回到所裡,經過一番認真考慮,並做了一些調查研究,陳景潤很快寫了一封回信。信裡寫了三點內容:
第一,我國一貫重視發展與世界各國科學家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友好關係,因此,我感謝國際數學聯合會主席先生的盛情邀請;
第二,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個省,而目前臺灣佔據著數學聯合會的席位,因此,我不能參加;
第三,如果驅逐了臺灣代表,我可以考慮出席。
這,出乎我們的意料。他絕不像傳說中的那樣“傻”,那樣“痴”,而是一個很有政治頭腦的科學家。
此時,徐遲動情地悄聲對周明說:“周明,他多可愛,我愛上他了!就寫他了!”
往後的一個星期,徐遲在數學所展開密集採訪,他白天黑夜都排滿了採訪日程。他重點採訪了許多著名的數學家,其中有陳景潤的老師,有陳景潤的同學,也有現在的同事。有講陳景潤好的,也有對陳景潤有看法的。講好的、講壞的,兩方面意見徐遲都認真傾聽。他說:“這樣才能做到客觀地全面地判斷一件事物、一個人。”這期間,他花了很多工夫硬“啃”陳景潤的學術論文。周明曾問徐遲:“好懂嗎?”他搖搖頭說:“不好懂,但是要寫這個人必須對他的學術成就瞭解一二。雖然對於數學,不可能都懂,但對數學家本人總可以讀懂。” 為弄懂陳景潤的學術論文,徐遲還特地找到數學所的年輕研究員楊樂、張廣厚,和他們一起歸納出了三個陳景潤感興趣的問題:哥德巴赫猜想是怎麼回事?猜想的題目怎麼寫,答案怎麼寫? (1+2)的突破在哪裡?
第二次與陳景潤見面,徐遲有準備的提出了這三個問題。這次,陳景潤話也多了起來。他不管徐遲懂不懂,直接就把解決這三個問題的數學公式寫給徐遲看。在這次見面中,陳景潤還與徐遲談了一些他的個人經歷與研究歷程。徐遲沒想到陳景潤為了自己的夢想,付出了怎樣的代價。聽到後來,徐遲掉淚了。他在心中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陳景潤是那種為了數學可以拋棄一切的人。
第三次見面,則是在陳景潤的小屋中。之前在採訪中,徐遲很想到陳景潤的“家中”看看,他認為如果不看這間小屋,勢必缺少對陳景潤攻關環境氛圍的直接感受。但陳景潤卻一再拒絕。
為了滿足徐遲的這個要求,李尚傑書記只好用了一個 “陰謀詭計”。有一天,周明和徐遲、李尚傑三人一同上了陳景潤所住的88號樓。李尚傑先去敲門,他說要找陳景潤談點事。因為是領導,他自然被陳景潤放進屋裡。周明和徐遲則在過了十分鐘後才去敲門,只說找李書記有急事。 當陳景潤還未反應過來,李尚傑書記就直接搶先開門,周明和徐遲就這樣不容分說地擠進了屋。徐遲環顧了這間由茶水間改成的宿舍,6平方米的小屋,一張單人床,床上的褥子只用蚊帳包著。牆角放了兩個鼓鼓囊囊的麻袋,一個裝的是他的換洗衣服,另一個全是計算題手稿和廢紙。辦公桌上除了中間常用的一小片地方,其餘桌面落滿了灰塵。在交談中,陳景潤說他有時都不用桌子,他習慣將床板的一角褥子撩起,坐個小板凳,趴在床上思考和演算。
就這樣,徐遲經過深入採訪、梳理、思考和提煉,反覆斟酌,幾番修改。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終於很快創作完成。1978年,《人民文學》以醒目的標題,刊發在當年一月號頭條。
《哥德巴赫猜想》問世後,立即引起讀者熱烈反響。陳景潤也成為享譽中國的大科學家。在《哥德巴赫猜想》發表後不久,全國科學大會召開,這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聲。隨著改革開放的大幕徐徐拉開,中國迎來了屬於自己騰飛的春天。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哥德巴赫猜想》手稿背後的故事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