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在閣樓獨聽萬物密語:布魯諾·舒爾茨詩篇》是詩人、散文家黑陶從翻譯家楊向榮所譯《鱷魚街》的 29 篇短篇小說中,提煉、創作出的一部詩集。近日,黑陶與讀者相約在北京冬季的午後,以舒爾茨的語言藝術為起點,帶來一場文學解讀。
在這本詩集的跋中,黑陶說:“作為古怪內傾的作家,布魯諾·舒爾茨是他文學密碼的編寫者。我,只是用詩歌,對他複雜深邃的文學宇宙,做了一次主觀的解密。”
舒爾茨是1892年出生于波蘭的猶太籍作家,1942年被納粹槍殺,短短50年的生命裡留在了有限的幾十篇短篇小說作品。據傳他還有一部長篇《彌賽亞》,但已無跡可尋。
黑陶認為,舒爾茨是一個向內開掘個人心靈宇宙的偉大詩人。藝術家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向內開掘,如博爾赫斯、肖邦;另一類是向外求索,如聶魯達、貝多芬。舒爾茨有高度發達的感覺器官,他的眼睛彷彿一架顯微鏡,耳朵具有超強的捕捉細微聲響的能力,這在他的小說中明顯地體現了出來。
《在閣樓獨聽萬物密語》一書序言的作者、詩人高興表示,黑陶抓住了舒爾茨的詩人本質。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世界級文學大師,生前默默無聞,死後才被世界發現其寫作的巨大特點和文學價值。他的作品時隔幾十年,引起了一位東方詩人的共鳴,這讓人想起了米蘭·昆德拉,根據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的小說《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改編創作為《雅克和他的主人》戲劇的故事。
著名詩人王家新評價,《在閣樓獨聽萬物密語》這個書籍的名字象徵著一種私密的閱讀產物,充滿了親密感及神秘感,而用詩歌的方式闡釋閱讀《鱷魚街》這部經典作品的感受也是獨有新意的。
“舒爾茨有著異乎尋常的想象力,他能把父親描寫為一隻螃蟹,這在中國作家的群體裡是很少會發生的。舒爾茨和卡夫卡有著相似之處,他也讀過卡夫卡的作品,但是二者的區別在於舒爾茨的比喻更加生活化,但是讀起來也更悲慘、驚人。”王家新說,舒爾茨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小說家,他還是一位詩人。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抓住舒爾茨的詩人本質,黑陶《在閣樓獨聽萬物密語》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