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道日本《朝日新聞》12月1日發表了題為《美中歐在EV領域激烈競爭》的報道稱,彭博新能源財經認為,EV在世界新車銷量中的比例將由現在的3%左右上升至2040年的近六成。發揮主導作用的是世界最大汽車市場中國。中國要趕上走在前列的美國和日本並不容易。很顯然,中國方面的意圖是,通過政策加快推動向EV轉變,利用價格競爭力奪取世界市場,成為“遊戲規則改變者”。全文摘編如下:
在廣東省深圳市福田站,數十輛綠色牌照出租車正在等待客人。綠色車牌是EV(電動車)等新能源汽車專用車牌。
深圳約1.6萬輛公共汽車和約2萬輛出租車已經全部替換為EV等新能源汽車。
比亞迪經銷店的銷售人員推薦道:“在深圳要取得汽油車專用藍色車牌,還要花5萬多元(人民幣),如果是EV綠色車牌,則可以免費獲取。”在中國,為治理環境汙染,政府大幅限制汽油車牌照數量。
中國政府發放補貼推動向新能源汽車轉變。例如,消費者在中國購買特斯拉Model 3,政府除發放1.98萬元補貼外,還減免2.2萬元購車稅,因此在銷售店的買入價格是25萬元人民幣(約合375萬日元),比在日本的售價便宜100多萬日元。
從現狀來看,新能源汽車在新車銷量中的比例約為5%,不在乎藍色車牌費用和燃油費的高收入階層更傾向於購買高級汽油車。另一方面,中國製造商陸續推出中低價格的EV,電費比汽油費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EV。
中國9月宣佈爭取將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彭博新能源財經認為,EV在世界新車銷量中的比例將由現在的3%左右上升至2040年的近六成。發揮主導作用的是世界最大汽車市場中國。
汽油車內燃機需要複雜且高水平的技術,中國要趕上走在前列的美國和日本並不容易。很顯然,中國方面的意圖是,通過政策加快推動向EV轉變,利用價格競爭力奪取世界市場,成為“遊戲規則改變者”。
日本環保車以混合動力汽車(HV)為主,EV化的進展遲滯。2019年新車銷量約為500萬輛,其中EV約2萬輛(佔0.4%),而HV則約佔三成。經濟產業省制定了2030年將EV在新車銷量中的佔比提高至三成的目標,但道路遙遠。
資料圖片:特斯拉公司11月初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展出的Model X汽車。(視覺中國)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中美歐在電動車領域激烈競爭 中國或成“遊戲規則改變者”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