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的羅平亮在前不久獲評松江區第三屆領軍人才,集於一身的還有行業內部的各項專利和科研成果,只是羅平亮瞄準的卻不侷限於零部件的供應市場,他給自己的事業定下了一個清晰的目標,“我們現在做的,就是要讓更多人開屬於我們中國的新能源車,讓創驅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成為行業的領頭羊,從而助力中國汽車的強國之夢。”
據瞭解,羅平亮所在的松江區車墩鎮的創驅(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深耕,2018年產品裝車1.4萬輛,2019年產品裝車2.3萬輛……
作為公司研發總監,羅平亮感慨,公司和自己本人的成績離不開松江區和車墩鎮的支持,“我們的根紮在這裡,心也就會留在這裡。”
偶然,結緣新能源汽車
羅平亮的“汽車夢”已有十四餘年,從最初在比亞迪公司負責汽車內外飾產品設計,到後來去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從事研發和管理工作,“汽車”始終是他生活中繞不開的話題,到了2010年12月,一次部門調動,使得羅平亮從原先的技術中心轉入電力驅動部,而這也是他第一次與電驅動系統結緣。
電驅動系統是什麼?簡單來說,它是新能源汽車中最重要的核心繫統之一,也是新能源汽車企業之間競爭的重要標杆。羅平亮記得,就在同年6月,特斯拉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純電動汽車獨立製造商,一大波傳統汽車人邁入新能源汽車行業,同一時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開始認識到新能源汽車。
但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特斯拉高昂的定價讓太多人望而卻步,而國產新能源車的市場在那時還略顯不足,“那個時候我就在想,如果市場上能夠有更多中國製造的新能源車,那是不是可以讓更多老百姓開得起新能源車。”
羅平亮彷彿突然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他所研究的電驅動系統正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良好性能的電驅動系統將成為各大車企競爭的核心競爭力,“做好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的研發,打造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我看來是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的重要一步。”羅平亮說。
打造屬於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
羅平亮用了五年的時間紮根電力驅動板塊,在這五年時間裡,他帶領電機結構開發團隊,參與了上汽、大眾等項目,並負責了多個項目的開發和驗收工作,紮實的工作經驗讓他在2017年加入了創驅,擔任研發部總監,這意味著,他能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服務,對於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的研發也將更深入。
“事實上,創驅能提供的不只是電驅動系統,還有電池系統、電源系統。”羅平亮介紹道,創驅的電驅動系統更能適用於所有市場上的主流車型。到了2019年,長安歐尚、東風景逸、一汽奔騰等品牌汽車均成為了創驅的主要客戶,“我們做過統計,2018年,我們的市場佔有率是1.11%,產品裝車1.4萬輛,2019年,產品裝車2.3萬輛,市場佔有率為1.97%,2019年11月的時候,我們當月在全國的排名達到第七。”
除了逐步提升的市場佔有率之外,創驅已經建立完善的開發流程。以IATF16949為基準,注重細分市場的需求分析,以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實現需求,以完善的測試驗證創新並確認需求,再到完善的售後服務技術支持和診斷設備開發。需求細分、技術創新、驗證確認、專業服務“四位一體”的開發理念,將進一步提升新產品的可靠性和性價比。“零部件產品的成本下去了,可靠性提升了,大家購買使用我們零部件的新能源車的價格也可以更低、更放心。”羅平亮說道,而這也是中國供應鏈的最大價值。
政策、人才,推動科研發展
只是,對於研發過程中的困難,羅平亮卻隻字不提,在他看來,那些日復一日的驗證測試時光都是研究必經的過程,“如果真的要說難,最難的還是對於人才的吸引和保護。”在羅平亮看來,優秀的科研產品都離不開優秀的科研人員。“我們這一行,繁複又緊張,還常常經歷失效、故障,要熬過這些挑戰都非常不容易,所幸的是,我們的根據地在松江。”
在羅平亮記憶中,從創驅成立以來,不論是高新技術企業的認證還是科研團隊的專利,在區“店小二”的協助下,都能申請得十分順利,產業化項目的研究更是獲得了松江區政府太多的資助,“對於我們這個行業來說,競爭激烈,很多同行在虧損,所以政府的資助無疑是我們科研過程中的定心丸。”
讓他慶幸的是,伴隨著松江區出臺的各類人才引進政策,不少應屆畢業生來創驅工作後可以解決落戶問題,
當越來越多的人才聚集在一起,羅平亮認為,公司離目標也越來越近,“就像是推動特斯拉連續降價的背後離不開我們中國的供應鏈,所以我現在做的,就是要讓更多人開得起屬於我們中國的新能源車。”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他們是特斯拉連續降價的“幕後推手”,打造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