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壹現場|北京大興法院為發錢研發“雲平臺” 打通執行案款“最後一公里”

科技數碼 北京青年報官網

在法院執行案件中,每年執行回案款都多達十幾億,為幾十人、上百人發放案款雖然看著過癮,但實際上是一種龐大工程,其中流程對申請人還是法官都是一種時間消耗。

12月2日上午,北京大興法院召開“推進案款管理信息化建設”新聞發佈會,該院探討出一種案款管理信息化和案款進行集約管理機制,為發放案款工作按下快進鍵。

每年發放十幾億執行案款 手續繁多、工作量龐大

據大興法院公佈的數據顯示,該院案款歸集管理系統在2018年執行案款發還6882筆,共12.06億元;2019年發還11110筆,共15.24億元,同比增長26.37%,平均發還用時同比減少44.6%;2020年1-10月發還9156筆,共11.42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平均發還用時同比減少59.4%。

大興法院執行局局長周麗介紹到,該院在今年年初建立的案款專管組制度集約了案款發放程序中的事務性事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案款發放效率,但根本上沿用的仍然是傳統的發還方式,而傳統的案款發還存在技術上的瓶頸,制約案款發放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一方面,面簽收據是影響案款發放的最大障礙。當事人要領取案款,只提供收款賬號是不行的,必須要簽署紙質收據之後,才能收到匯款。這是長期以來形成的財務制度。

但面簽收據又實際上操作困難,且效率較為低下;另一方面,發還手續製作仍然是承辦法官的羈絆,雖然專管組機制集約了絕大部分的案款發還手續製作,但承辦法官仍然要通過填寫紙質發款申請單移交專管組,這一過程同樣需要花費時間,在領款人涉及幾十、甚至幾百人的情況逐個製作發還手續將是龐大的工作量。

執行案款實行“雲”發放

線上操作即可領錢

據此,該院攜手工商銀行和技術公司,經過五個月時間研發了“案款管理雲平臺”,有效解決了部分技術問題。“案款管理雲平臺”是藉助“夥伴雲APP”移動辦公平臺,整合工商銀行電子收款賬戶,研發形成的集承辦法官、案款專管組、財務人員、工商銀行、領款人五位一體的案款發還全流程網絡化、智能化互助辦公平臺。

該平臺將傳統四步發款模式改善為四步發款新模式。

第一步,承辦法官向專管組線上發出指令。

第二步,領款人線上完成收據簽字。

第三步,專管組聯合財務和工商銀行將案款匯入電子賬戶。

第四步,當事人隨時前往任一工商銀行網點領款。

周麗局長髮布稱,“案款管理雲平臺”新四步模式,首先能為承辦法官節省製作手續時間,也無需持續關注案款進度,每一步平臺均會發出提示,而且對於超期未發案款也會定期進行提醒;其次,可以有效防止案款積壓,即使聯繫不上當事人,也可以根據領款人信息開設電子賬戶進行發款,理論上不會存在案款積壓情況;第三,能為當事人節省往返路程時間和費用,尤其是為外地的領款人提供極大便利,同時能縮短案款發還時間,提高整體案款工作效率,實現便利承辦法官和當事人的雙贏效果。

發佈會上,大興法院與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就“案款管理雲平臺”的運行、管理、維護等問題達成了合作協議。

文/王浩雄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壹現場|北京大興法院為發錢研發“雲平臺” 打通執行案款“最後一公里”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