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Zen3九號凌晨發佈,大神爆料瑞龍5000測評,單核、遊戲領先英特爾

科技數碼 瑞哥玩神碼

看一看,今天瑞哥幹什麼?海外爆料大神TUM_APISAK爆出Ryzen 7 5800X 遊戲性能領先十代酷睿i9 10900K?

AMD雙料炸彈即將登場,首發王炸 Zen3 架構處理器將於10月9日0點正式發佈,而隨著距離發佈日期越來越近,爆料的消息也越來越多,可靠性也越來越高。首先是AMD全新Desktop版處理器命名問題,可能會跳過Ryzen 4000直接改為Ryzen 5000系列,因此在可以統一 Desktop 版本的 Ryzen 系列及 Mobile 版本的 Ryzen APU 系列處理器,減低對 Rzyen 產品名稱存在混亂的困擾。

Zen3九號凌晨發佈,大神爆料瑞龍5000測評,單核、遊戲領先英特爾

接下來就是大家最關心的性能問題,根據官方資料介紹,Zen3 架構將會由Zen 2 7nm(N7)工藝升級至增強版的7nm+(N7P),雖然同樣是7nm,不過Zen3是Zen架構誕生以來第一次大規模重新設計,效能、功耗、性能、拓展性都將獲得顯著提升。在沒有提升核心數量的情況下,IPC性能Zen 3架構將比上代提升15%,同時每個CCX模組核心數量從4個增加到8個,不再需要雙晶片,一共IO晶片及強化內存控制器等。

Zen3九號凌晨發佈,大神爆料瑞龍5000測評,單核、遊戲領先英特爾

升級了SMT同步多線程,統一緩存每個核心的L3 Cache緩存容量增加一倍,浮點性能提升50%,Bppst超頻提升200至300Mhz。參數數據終究是死得,很多人無法通過一串數字體會到性能,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海外爆料大神TUM_APISAK 爆出了Ryzen 7 5800X性能測試,而且還是大家最關心的遊戲跑分,搭載顯卡為 NVIDIA GeForce RTX 2080,測試遊戲為《Ashes of the Singularity》(奇點灰燼)在4K分辨率分別獲得了5800分和59.3fps,非常接近Intel Core i9 10900K的成績。

Zen3九號凌晨發佈,大神爆料瑞龍5000測評,單核、遊戲領先英特爾

值得注意的是 CPU Framerate的得分,可以看到Ryzen 7 5800X在 Normal Batch測試中獲得166.6fps,比Intel Core i9 10900K的136.6fps高出22%,在Averages ( All Batch ) 結果中Ryzen 7 5800X獲得133.6fps,比i9 10900K的114.8fps高出16%。同時 CPU Monkey 網站一口氣將爆出了多款 Ryzen 5000 系列處理器的跑分成績,當中 Ryzen 9 5950X 不僅榮升單核之皇,Ryzen 5000 系列更包攬了 CineBench R20 單核測試頭三位。

Zen3九號凌晨發佈,大神爆料瑞龍5000測評,單核、遊戲領先英特爾

根據 CPU Monkey 曝光的資料,分別出現了 4 款尚未發佈的 Ryzen 5000 系列處理器:

MD Ryzen 9 5950X ( 16 核心、32 線程 )

3.7GHz 基礎頻率、4.9GHz 動態加速頻率

Zen3九號凌晨發佈,大神爆料瑞龍5000測評,單核、遊戲領先英特爾

AMD Ryzen 9 5900X ( 12 核心、24 線程 )

3.8GHz 基礎頻率、4.8GHz 動態加速頻率

Zen3九號凌晨發佈,大神爆料瑞龍5000測評,單核、遊戲領先英特爾

AMD Ryzen 7 5800X ( 8 核心、16 線程 )

4.0GHz 基礎頻率、4.8GHz 動態加速頻率

Zen3九號凌晨發佈,大神爆料瑞龍5000測評,單核、遊戲領先英特爾

AMD Ryzen 5 5600X ( 6 核心、12 線程 )

4.0GHz 基礎頻率、4.6GHz 動態加速頻率

Zen3九號凌晨發佈,大神爆料瑞龍5000測評,單核、遊戲領先英特爾

在 Cinebench R20 ( Sigle-Core ) 單核跑分中 Ryzen 9 5950X排名最高獲得 619 分,Ryzen 9 5900X 及 Ryzen 7 5800X,兩款型號同樣在 4.8GHz 的時脈下都獲得 606 分,至於 Ryzen 5 5600X 在 4.6GHz 的時脈下就獲得 574 分,排名第五。至於第 10 代 Desktop 版的 Core i9-10900K 竟然在 5.3GHz 也只有 539 分,在 Cinebench R20 ( Multi-Core ) 多核跑分中,16 核心的 Ryzen 9 5950X 獲得 10,244 分,比 24 核心的 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 的 10,008 分更高。

Zen3九號凌晨發佈,大神爆料瑞龍5000測評,單核、遊戲領先英特爾

雖然 AMD 新一代的 Ryzen 5000 系列未有增加核心數目,不過受惠於全新的 Zen3 架構,無論單核還是多核性能都有空前提升,8 核心的 Ryzen 7 5800X 幾乎追平對手 Intel 10 核心 Core i9-10900K 超頻後的成績,如果今次曝光的成績屬實的話,看來 Intel 以往稱霸的桌面級市場很大機會會被 AMD 進一步血洗了。牙膏廠英特爾可能將徹底全線崩潰,今年推出的十代酷睿在多核性能方面,卻還是被2019年上市的Ryzen 3000系列徹底碾壓,不過好在單核和遊戲性能上還保持著絕對優勢。

Zen3九號凌晨發佈,大神爆料瑞龍5000測評,單核、遊戲領先英特爾

如果英特爾最後的最嚴都沒能堅守住的話,那麼還有什麼理由不喊AMD YES呢?更重要的是英特爾目前所面臨的壓力遠比大家想象中的要大,不過這個競爭對手並不是AMD,因為英特爾和AMD有扯不清的關係,背後都隱約能看到摩根財團的影子,從技術X86平臺,到現金援助都是英特爾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

Zen3九號凌晨發佈,大神爆料瑞龍5000測評,單核、遊戲領先英特爾

而被英偉達併購的ARM才是英特爾真正的威脅,隨著移動浪潮的興起,ARM芯片架構、Android/iOS系統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甚至於桌面電腦領域。就連“Wintel”軟硬件黃金聯盟也開始動搖了,近期微軟開始大力支持ARM架構,軟件上先後有Windows RT、Windows on ARM操作系統,硬件上則有Surface系列平板機定製Microsoft SQ1處理器,這也算是邁出了“背盟棄約”的實質性一步。

Zen3九號凌晨發佈,大神爆料瑞龍5000測評,單核、遊戲領先英特爾

ARM架構真正可怕得是它的開放性,資本都是逐利的,例如蘋果就已經放棄英特爾X86平臺,轉投ARM架構自行設計處理器芯片,再轉交給臺積電代工一氣呵成,這種模式未來將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效仿。此外,ARM自身是並不生產CPU的,只授權給其他廠商,實際上包括英特爾自己也做過基於ARM架構的手機處理器,同時ARM授權中最多的就是英特爾!

Zen3九號凌晨發佈,大神爆料瑞龍5000測評,單核、遊戲領先英特爾

ARM以授權非自制的聯合軍團方式正在動搖英特爾地位!尤其是筆記本移動平臺!RISC結構是精簡指令集CPU,指令較短,如果內部的 pipe line 做得好,可以使得指令的譯碼與數據的處理較快,使得執行效率高。通常一個指令只要一個 Machine Cycle 就能夠執行,而簡潔意味著高效和低功耗,這也是筆記本一直追求的宗旨。而英特爾的強項是設計超高性能的臺式機和服務器處理器,在這些領域目前來說肯定是無法撼動的,但是如果英偉達成功併購ARM後呢?想想都挺刺激的!未來是否進行三國鼎立的格局,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Zen3九號凌晨發佈,大神爆料瑞龍5000測評,單核、遊戲領先英特爾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