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國產企業華為來說,近兩年來是自己迎來挑戰的開始,雖然不是技術上的研發難題,但卻要比研發難題還困難百倍,因為自己的合作伙伴以及供應鏈體系遭到了破壞,與自己合作了多年的企業很多都中斷了合作,軟件和硬件都遭到了阻礙。所以在這段時間當中華為也不得不去自己努力研發,創造出不依賴別人的技術和產品。
不可否認,在這段時間裡華為創造出的產品都尤為出眾,比如替代谷歌GMS的HMS服務,HMS的出現可謂是幫助華為度過了去年的難關,手機業務得以繼續保持強勢增長。而手機系統方面華為又有自己的鴻蒙,目前鴻蒙2.0也即將進入測試階段,所以在手機系統方面華為基本上可以說有了自己的產品。
雖然有了手機系統,但是華為的業務遠遠不止手機,近幾年的時間裡華為在電腦上的業務也在保持強勢增長,所以電腦系統上也需要依賴微軟的Windows系統。不過因為一系列限制,導致Windows系統也無法順利搭載到華為電腦上。雖然沒有了Windows系統還有國內的一些Linux系統,但是對於正常用戶來說,顯然Linux系統並不太適合普通用戶,學習成本也比較高,生態方面也並不能滿足所有消費者。所以眼下來看,其實Windows系統還是電腦上的最佳選擇。
而近日華為迎來了一則好消息,根據國外媒體表示,美國再亮“綠燈”,微軟之前遞交的合作申請也獲得了批准,也就是說華為的電腦能夠正常使用Windows系統,正常獲得相關的授權工作了。這個消息的出現無疑讓華為鬆了一口氣,畢竟電腦系統不像手機系統,電腦上有很多生產力軟件和娛樂軟件,如果無法得到支持,華為的電腦市場將會大量流失,這一點也是華為最為擔心的一點。
隨著微軟通過了合作申請之後也就意味著繼AMD、英特爾、臺積電等五家企業之後再次迎來了一個一家合作企業,這對華為的發展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而另一方面,隨著這些重要企業的申請通過之後,高通以及聯發科等芯片企業的申請也有戲。
因為對於美國來說,其實自己並不是想要限制華為的芯片業務,主要是想阻止華為在5G上的發展速度,芯片只不過是附屬傷害。而在限制了華為的芯片之後,美國當地企業也受到了利益上的牽連,所以為了保證當地企業的利益情況,美國通過這些企業的芯片申請其實是遲早的事兒,只要提供的技術當中沒有5G基礎核心產品。
而在此之前臺積電通過了合作申請其實也僅僅只是一些“成熟工藝”,所謂的成熟工藝就是指一些老舊的工藝技術,比如在移動芯片上早已經過時的28nm技術,所以對華為的幫助可以說是十分有限。畢竟臺積電的高端技術能夠幫助華為做很多事情,所以這部分技術美國也並不會輕易同意。
不管怎麼說,華為這次在系統方面有了著落,想要搶佔市場,Windows其實才是最佳選擇。雖然華為還有鴻蒙可以用,但是想要在電腦市場上利用手機市場那套鴻蒙發展的市場策略,這顯然行不通。
你認為呢?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華為鬆了一口氣,好消息再次傳來,芯片也是遲早的事?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