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膠東國際機場成功試飛,青島迎來“大機場時代”!

科技數碼 青島精選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迎來重大進展!

1月27日傍晚,隨著中國東方航空空客A350客機、山東航空波音737-800型客機依次平穩地降落在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跑道上,新機場試飛任務圓滿完成。

膠東國際機場成功試飛,青島迎來“大機場時代”!

青島既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是黃河流域九省區的經濟出海口,又是北方第三大城市,既是內外循環的“雙節點”城市,又是國內東西、南北大循環的“雙節點”城市。

在新發展格局下,青島要更好發揮好“雙節點”作用,必須要站在未來看現在,加大機場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

膠東國際機場轉場是青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確定的一項重大工程。試飛是機場從建設轉入運營的重要環節,也是機場行業驗收的重要前置條件。此次試飛任務的圓滿完成,標誌著新機場的飛行程序與地面運行程序已全面達到驗收標準,轉場準備工作全面提速。

今年的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膠東國際機場有序轉場。試飛成功意味著,膠東國際機場距離投運又邁出了關鍵一步!

01

新機場,大青島期盼已久

膠東國際機場成功試飛,青島迎來“大機場時代”!

當下,機場已由單純的交通樞紐變身成為國際交往中心、商務中心、高端製造中心,高端客流導入的中心、城市資源配置的中心,機場量級成為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指標。特別是隨著全球“大交通”時代的到來,機場從單純的航空運輸樞紐,變為城市經濟綜合體。比如,上海“大虹橋”商務區已經成為比肩陸家嘴的超級CBD,被稱為“通向世界的登機口”。

這些年來,對於擁有一個和自身城市地位相稱的新機場,大青島期盼已久。

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以滄口機場為雛形的青島機場就開始運營,但幾經波折後停航。1982年,位於流亭的民航青島站建站復航,30多年來不斷髮展壯大,航線從4條增長到140餘條,年旅客吞吐量從5000人次到突破2000萬人次,航空運輸量佔據全省半壁江山,成為山東半島地區及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面向日韓的重要國際門戶機場。

可即使如此,由於青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流亭機場儘管經過幾次改建、擴建,仍然不能滿足青島和山東半島地區的航運需求,特別是自2002年民航管理體制下放地方後,青島民航業務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新機場建設迫在眉睫。

多年間,青島歷屆市委、市政府都將新機場建設納入議事日程,但是受到空域、地域、投資等複雜因素的影響,另行選址建設新機場的設想,屢屢提上議事日程,又總是屢屢被迫擱置。

一個高標準、國際化的新機場,關乎青島的對外開放,關乎青島的轉型發展。因此,再硬的堅冰也要敲碎,再深的溝壑也要逾越!進入“十一五”末,在籌劃制訂“十二五”發展規劃前夕,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了克服各種困難、遷址建設青島新機場的戰略構想。

“十二五”以來,新機場項目加速落地——2011年,青島新機場納入國家規劃,機場定位由普通幹線機場提升為區域性門戶樞紐機場。2014年,青島新機場獲得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立項;2015年,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2016年,新機場建設進入全面推進階段。2018年年底,青島膠東機場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具備初步驗收條件,全面進入裝飾裝修和設備安裝調試階段。

02

投運步伐為何慢了?

膠東國際機場成功試飛,青島迎來“大機場時代”!

客觀來看,與國內同時期獲批或建設的機場對比一下,膠東機場的投運節奏的確略慢了一些。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與膠東機場幾乎同期在2015年底開工建設,目前已投運超過一年時間。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2016年5月才動工。今年1月22日到23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迎來試飛,川航、國航、東航、祥鵬、成航、南航等6家航司組成“試飛天團”分別出動旗艦機型參與第一階段試飛。

但慢有慢的原因。

2020年12月,青島國際機場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啟星在做客“行風在線”欄目時曾表示,2020年在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支持下,事關青島膠東機場轉場的主要節點事項得到了強力推進,現在轉場準備工作全面提速。新機場作為面向世界的交通樞紐,啟用和投運需要經過科學嚴格複雜的審批程序。機場集團正在千方百計、快馬加鞭推進。

據瞭解,青島地區空域環境複雜、軍民航飛行矛盾突出。與流亭機場只有1條跑道相比,膠東機場建設2條遠距跑道,建成後將實施平行跑道獨立運行,需要對青島地區空域結構作出重大調整。前期,有關軍航大力支持、民航局方精心組織指導、空管單位密切配合、青島市委市政府頂格推動、青島機場集團積極作為,通過軍地民三方的多次協調和深度融合、空域結構精準調整、飛行程序精細設計、運行方案精益求精,研究明確了滿足膠東機場平行跑道獨立運行需求和軍航戰備要求的空域結構調整和飛行程序設計方案,為即將投入使用的膠東機場發揮雙跑道運行潛能提供了有力的空中支撐。

2020年11月,膠東國際機場飛行程序獲批,12月完成校飛工作。

膠東國際機場成功試飛,青島迎來“大機場時代”!

試飛成功後,距離轉場運行還要經過哪些程序?1月21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質詢答辯會上公佈的《青島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2021年作戰方案(3.0版)》給出了“路線圖”:2021年,統籌推進試飛、口岸驗收、行業驗收、獲取機場使用許可證、導航設備開放、航空情報資料發佈等轉場準備工作,組織開展轉場演練,有序推進空地搬遷,實現機場轉場運營。

在本月召開的2021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上,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在發言中表示,今年將大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確保成都天府機場、青島膠東機場順利投運。

03

“簡單、舒適,更懂人”的示範機場

膠東國際機場成功試飛,青島迎來“大機場時代”!

與流亭機場相比,膠東機場的運行等級有了極大提升。作為中國民航局首批“四型機場”(即: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示範項目,膠東國際機場以“簡單、舒適,更懂人的機場”為理念,將打造成為中國民航首批未來機場標杆示範項目。

目前,流亭機場運行等級為4E級,青島膠東機場運行等級為4F級,運行保障等級為行業最高,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等機場等級相當,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型號的飛機。

青島機場是國內重要的開放口岸和國家面向日韓的重要門戶。2020年3月起,青島機場作為抵京國際航班的第一入境分流點之一,承接部分航班的分流任務。青島機場堅決保衛首都“南大門”,堅決扛牢國內進京航班和入境北京航班分流保障重任,26小時完成進京航班專用通道改造,48小時完成13座醫學排查方艙建設,累計保障國內進京航班1015班、入境分流航班70班,取得了10萬餘人次進京旅客疫情“零輸入”的戰績。

這樣的一份疫情防控成績單,不僅贏得了國家民航等部門的肯定,更讓青島成為國際航班進入中國的優選“中轉站”,越來越多的國際民航自主選擇青島為北京的輔助通道。

膠東機場的航站樓,採用集中盡端式構型,航站樓大廳與五指廊融為一體,旅客步行距離短(最遠步行距離僅為550米);安檢、值機、商業等功能集中,便於管理,運行成本較低;國際指廊居中,中轉高效、流程便捷。綜合交通(GTC),全通型、立體化、零換乘,高鐵、地鐵下穿航站樓並在GTC設站。

智慧機場方面,將著力打造智慧運行、智慧安全、智慧管理、智慧服務和智慧交通,建有集自助行李託運、自助值機、自助安檢、自助通關在內的全流程自助設備,被列為中國民航首批18個“智慧型機場”示範項目之一。

綠色機場方面,航站樓符合國際綠色建築三星標準;海綿機場、綜合管廊等項目被列入國家級示範工程。

特色商貿方面,將打造集航空出行、零售、餐飲、休閒、遊樂於一體的商業綜合體,在航站樓、GTC內規劃4.4萬平方米商業面積,佔總面積的9.2%(傳統設計6%-8%);站前引入紅星美凱龍愛琴海航空購物公園奧特萊斯項目。

按照規劃,膠東機場建成後,流亭機場將停用,並計劃採取“一夜轉場”模式,膠東機場將沿用流亭機場的TAO三字代碼並已在2019年3月獲得國際航協批準。

目前,青島流亭機場共開通航線203條(其中,國內航線166條、國際及地區航線37條),通航城市126座。2019年,青島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2555.6萬人次,較2015年增長40.4%;貨郵吞吐量25.6萬噸,較2015年增長23.1%,分居全國第16位、第14位。受疫情影響,2020年青島機場客貨吞吐量大幅下降,預計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45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5萬噸。

不遠的將來,一座“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東北亞國際樞紐機場將在這裡崛起。

預計到2025年,膠東國際機場可滿足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飛機起降30萬架次的保障需求,“立足國內、面向東北亞、輻射全球”的航線網絡基本建成,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加快建設。

未來,膠東國際機場還將規劃再建設2條近距跑道,航站樓面積達70萬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萬人次、終端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飛機起降45.2萬架次的保障需求,成為青島在新發展格局中凸顯“雙節點”價值的重要“動力源”。

作者 | 周建亮    攝影 | 劉棟    編輯 | 長亭  青報觀象山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膠東國際機場成功試飛,青島迎來“大機場時代”!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