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羅永浩“翻車”,直播帶貨不能留下一地雞毛

科技數碼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評論員 孫梓青

12月15日,羅永浩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渠道發佈公告稱,其11月28日銷售的“皮爾卡丹”品牌羊毛衫,部分送檢後鑑定為非羊毛製品。

對此,羅永浩表示已經報警,並承諾對“所有購買該產品的消費者,代為進行三倍賠付”。

羅永浩“翻車”,直播帶貨不能留下一地雞毛

即將過去的2020年見證了直播帶貨產業的蓬勃發展,“直播帶貨”被《咬文嚼字》編輯部評選為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之一。

據報道,在今年的雙十一期間,僅10月21日預售開啟當日,李佳琦和薇婭直播間的觀看人數便雙雙破億,兩人直播總銷售累計相加達到70億元。在今年6月,廣州還舉辦了首屆直播節。

直播產業如此火熱,讓不少名人也加入到直播帶貨的大軍之中。今年4月,央視主播為湖北帶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與此同時,名人在直播間賣出假貨的“翻車”事件同樣屢見不鮮。不久之前,網紅辛巴就被指直播間售賣假燕窩,引發爭議。

名人帶貨,類似於對商品的代言。雖然很多名人在“翻車”之後都表示,自己並不直接參與商品的銷售,對於售賣假貨事先並不知情,但這並不能說明他們可以撇清自己的責任。畢竟,名人本身就自帶巨大的流量,不少消費者都是出於這些名人的介紹和推薦,或者是出於對名人的信任和喜愛才選擇購買商品。

商品出現質量問題,直播帶貨的名人難辭其咎,也是對他們信譽和形象的嚴重損害。

在本次事件中,羅永浩發現自己帶貨的產品出現問題後,馬上覆查送檢,並承諾為購買該產品的消費者代為進行三倍賠付。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羅永浩此舉無疑值得肯定。然而,是不是每次都要等到賣出假貨才來補救?名人在直播帶貨之前,能不能先期做好產品調查?能不能與提供貨品的商家簽定假貨需負何種責任的協定?

作為方興未艾的新興產業,直播帶貨在發展初期出現問題和亂象可以理解,但是不能任由這些亂象擾亂市場的秩序,侵害消費者的利益。直播帶貨應該是服務於人們的生活,而不能只是在一鬨而上之後留下一地雞毛。

今年6月,“互聯網營銷師”正式納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目前《互聯網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正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我們可以期待,未來的互聯網直播帶貨將會更加規範,在消除亂象之後能夠更好服務於人們的日常生活。(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吳瑕

審籤|樑澤銘

實習生|餘小江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羅永浩“翻車”,直播帶貨不能留下一地雞毛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