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上曝光了iPhone 12系列產品的物料成本。
根據相關機構拆機後評估,售價6000多的iPhone 12物料成本僅有2460元。iPhone 12 Pro起售價超8000,成本也不過3380元。
儘管外觀設計、軟硬件技術研發、代工生產、包裝、運輸、營銷等其它方面也需要大量成本,不可否認蘋果手機品牌溢價相當高。
當然,除了iPhone手機外,蘋果其它產品也是如此,例如隨iPhone 12一起發佈的MagSafe充電器和最近亮相的頭戴耳機AirPods Max。
下面,我們簡單聊聊這兩款產品。
MagSafe Duo採用了可摺疊設計便於攜帶,並且兼容iPhone、Apple Watch、適用於AirPods的無線充電盒以及其他Qi認證設備。
並且,其採用雙項設計,左右區域分別帶有無線發射線圈,中間採用了軟性連接,可同時給iPhone、Apple Watch充電。
用起來舒服但它價格也真心貴,得要1049元。同時,MagSafe Duo沒辦法以15W全功率為iPhone 12機型充電。
據悉,搭配27W 或更大功率的USB-C電源適配器,MagSafe Duo最高可提供14W充電功率,如果是20W的適配器,最高只有11W。
順便說一句,雖然送了1米長的USB-C線,PD 20W充電頭仍需額外購買,官方售價149元。一共需要1198元,蘋果果然環保。
接下來聊聊AirPods Max。
這款頭戴式耳機官方售價4399元。沒錯,這個價格比小米10還貴幾百塊。正如某些網友所說,“實力勸退打工人”。
國外網友也編了許多段子吐糟蘋果,例如“這玩意兒 唯一稱得上max的,可能就是它的價格了吧……”
“啊?你說什麼?”“哦 不好意思,是我的Airpods Max自動屏蔽了窮人”。
雖然價格上天,AirPods Max還是有點“真材實料”的。
從設計和材質上看,其頭帶穹網緊繃透氣,有助於分散重量,減輕頭部壓迫感;不鏽鋼框架外包柔軟材,兼顧強度、彈性和舒適度;耳罩採用陽極氧化鋁材質,可獨立旋轉以平衡耳朵承受壓力。
此外,AirPods Max耳墊採用記憶棉,既符合聲學設計,也有柔軟的觸感。
配色上共有深空灰色、銀色、綠色、天藍色、粉色五種顏色可選。
具體功能以及使用體驗上,AirPods Max操作便捷、功能豐富、生態融合度高、續航不俗。
AirPods Max有兩枚按鍵,一枚採用Apple Watch 的旋鈕設計,可控制音量、播放、跳過曲目、接聽或掛斷電話,以及喚醒 Siri。而另一枚負責噪聲控制,輕輕一按可切換通透模式,方便聆聽身邊的人說話。
當然,用戶更需要的還是降噪功能。
據悉,AirPods Max搭載了H1芯片(10 個音頻核心,每秒90 億次運算),九個麥克風中有八個可用於主動降噪(六個外向式、兩個內向式)。
並且,與大多數高級耳機一樣,AirPods Max具有ANC。它將利用每個耳罩中的三個朝外麥克風,以檢測環境噪聲。
除了降噪耳機的通用功能,得益於蘋果打造產品生態一體化,AirPods Max搭配iphone、iPad之類的用起來更舒服。
舉個簡單例子,如果你想通過兩副AirPods在iPhone、iPad等分享音頻,只需將AirPods Max耳機靠近設備單擊即可。
不過,這也代表著完全發揮這款耳機實力,用戶必須來一份“蘋果全家桶”。
最後說說續航。
眾所周知,iPhone的續航能力一直被人詬病,“五福一安”基本深入人心。而AirPods Max這方面卻還差強人意。
據悉,在打開主動降噪、空間音頻功能時,聽音樂、看視頻和打電話的時間最長可達20小時。
此外,蘋果還給耳機配了個智能耳機套。耳機放入其中便會進入超低能耗狀態,節省電量。
可惜,這次蘋果依舊沒送充電頭,只給了根Lightning轉USB-C數據線。果然,環保大旗得一直扛著,否則就打自己臉了。
總之呢,不管是MagSafe Duo,還是AirPods Max,我們得承認它們確實有著不錯的使用體驗,但售價著實不夠“親民”。
如果想入手,好好掂量下自己錢包,再想想是否真的非它莫屬。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蘋果史上最貴充電器+頭戴耳機AirPods Max,網友:實力勸退打工人!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