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嫦娥五號登月後即將攜“土”歸來,俄總理祝賀、俄專家稱讚

科技數碼 澎湃新聞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嫦娥五號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即將攜“土”歸來。俄羅斯專家讚揚嫦娥五號項目創新性,俄羅斯總理也就嫦娥五號著陸月表表達祝賀。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12月2日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表面著陸向中國表示祝賀,並表示這是“中國航天計劃的一個階段性成就”,願加快推進兩國航天合作。

此前,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12月2日4時53分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俄羅斯羅巴切夫斯基下諾夫哥羅德國立大學物理系主任亞歷山大∙馬雷舍夫表示,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使中國更接近實現月球採礦和建設月球基地。

“多年來,整個文明世界一直關注中國持續進行的‘嫦娥’月球計劃。這一太空大國成就的寶庫中包含高分辨率的月球表面三維地圖、將航天器送入繞月軌道的調試過程、兩輛月球車著陸,其中包括世界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與地球建立穩定的通信。” 馬雷舍夫說。

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學科室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表示,“嫦娥五號的任務是創新型的,並不是其他國家以前完成的項目的重複。”

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解釋,嫦娥五號任務的獨特之處在於,“探測器帶著貨物返回時,兩個設備將自動在繞月軌道上對接,這還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第二個特點是計劃採集的土壤樣品質量約為2千克。這是蘇聯探測器帶回到地球樣品質量的十倍。”

1970年9月12日,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個無人月球採樣返回探測器“月球16號”,並從月球豐饒海取回了一塊101克的小樣本。此後的“月球20號”和“月球24號”分別從月球取回55克和170克月球樣品。

自1976年蘇聯發射“月球24號”以後,俄羅斯歷史上還沒有向月球發射過航天器。俄羅斯計劃在2021年10月從東方發射場發射俄羅斯首個月球探測器“月球25號”。

與我國的嫦娥五號不同,俄羅斯的“月球25號”沒有“智能”軟著陸系統。俄羅斯計劃將為2025年登月的下一個探測器“月球27號”安裝這種系統。“月球27號”將採集月球南極的土壤樣本並研究。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嫦娥五號登月後即將攜“土”歸來,俄總理祝賀、俄專家稱讚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