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在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發展,而智慧教育的產業規模即將逼近萬億元大關。
記者12月20日從在京舉行的“第七屆國際智慧教育展”上獲悉,華為正攜手900多所院校每年培養超4.5萬名信息通信等相關專業學生,打造我國新基建人才基座,並在教學、科研與管理服務方面深度佈局即將達到萬億級的智慧教育產業。
國際智慧教育展作為我國教育信息化產業的年度盛會,也揭示了今後產業發展的新方向。事實上,回溯我國教育信息化產業發展,在政策、資本、技術、消費等多重力量裹挾下,正經歷著從野蠻生長到迴歸理性的艱難調整。
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整個產業開始加速變革,行業發展模式在變化,賽道也在變更。
“教育數字化和智能化正成為智慧教育的支點,華為為了推動教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正通過華為雲、智能計算、數據存儲和機器視覺等技術手段在教育領域實現創新。”華為教育行業數據存儲和機器視覺總監張軍城向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說。
今年既是我國教育現代化全新的開局之年,又恰逢新基建的初始之年,教育信息化正在向更深層次的教育智能化轉型。面向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的目標,張軍城表示,華為正攜手教育行業打造新基建的“人才底座”。
據介紹,華為正與教育行業合作夥伴一起針對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關鍵業務,打造場景化解決方案。
目前華為已助力中科大打造了高密、高性能、高節能的“瀚海20超級計算系統”,實現大型計算運行速度提升30%。
華為還與山東大學成立超算創新中心,在如何利用高性能存儲提升行業應用性能、超算國產化能力建設等方面進行緊密合作,致力於打造更高性能,端到端全國產化超算解決方案和創新實驗室。
“為了給新基建打造人才基座,華為與各院校開展信息通信技術學院及人才創新中心建設,目前已與900多所院校開展合作,每年可培養超過4.5萬名相關學生。”張軍城說,“預計到2023年,華為將累計為產業輸送70多萬名相關人才,進一步激發我國新基建活力。”
記者注意到,目前我國智慧教育的產業規模正在快速增長,助力我國從教育大國走向教育強國。
中研普華研究院與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不約而同的顯示,今年我國智慧教育產業規模有望達到7600億元至7800億元。由於疫情尚未完全結束,國內在線教育等產業仍在快速增長,預計明年我國智慧教育產業規模將首次逼近萬億元大關。
圖片來源:第七屆國際智慧教育展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打造新基建人才底座,華為攜手高校佈局智慧教育產業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