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风窗记者 肖瑶
2004年的春天来得比较晚,四月初,横店仍然春寒料峭,预想中的桃花烂漫没有出现,为了确保“逍遥哥哥”和赵灵儿能顺利在桃花林相遇,剧组的美术制作者经过几个日夜的赶工,终于人工制造出了一片粉茸茸的世外仙境。
紧接着,一个回眸,一场雨,把一代人困在了《仙剑奇侠传》的世界里。
15年前,22岁的胡歌,17岁的刘亦菲、6首OST传遍大江南北,在全国各地刮起了一股飞沙走石的仙侠江湖风。
作为开辟游戏IP改编先例的古装剧,《仙剑》糅合了前所未有的玄幻元素,相比起传统的武侠,“仙剑”系列成为国产剧观众心目中“仙侠梦”真正开始的地方,至今在豆瓣保持着9分的高分。
《仙剑奇侠传》豆瓣评分
直到今天,“翻拍”风潮竟刮到了我仙剑的领地。
噱头一发,一代人捏了一把汗,惊讶之余是惊恐,接着是质疑、抵触,末了,也许才有那么一点期待。
如果说“天下苦国产剧久矣”,那么国产剧的天下,则苦翻拍剧甚久矣。
毫不夸张地说,近十几年来,几乎年年产出新烂片,这当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打着“翻拍”经典的旗号,屡屡“翻车”。
就说刚过去的2020年,由于疫情,影视行业沉寂了大半年,复苏后,短短几个月内就炸出两部巨量级“毁经典”翻拍作品:张一山的《鹿鼎记》与刘嘉玲版的《半生缘》,两者在豆瓣均分将将达到3。
电视剧《鹿鼎记》豆瓣评分
更早之前,还有4.2分的《新白娘子传奇》,5.6分的《新倚天屠龙记》,3.5分的《封神演义》……而这些,相较于各自原著,都无异于天上地下。
奇了怪了——在经历新一代技术进步浪潮与信息革命后的今天,无论是CG、拍摄技术、服化道、后期制作等基本功,都远超几十年前,怎么就“天”“地”颠倒,甚至“天翻地覆”了呢?
01
拍得出的是古装,翻不回去的是江湖
多年来,数十部经典老剧频频被翻拍、再生产,但《仙剑》这么大的热门“IP”,却没有一部尝试翻拍。
一方面与版权问题有关。相较于文学与戏剧原著,游戏公司对版权的重视往往十分严格,通常来讲,并不会随便将一部剧卖给多家影视公司。
另一方面,的确鲜有影人与演员敢挑战这部国民级仙侠江湖,也或许出于市场上多方的某种心照不宣——总体来看,大家都想留住心中最永恒的《仙剑》。
网友对翻拍《仙剑》的评论
谈及“仙剑”世界,两个绕不开的核心词是“宿命”与“因果”,人物命运因缘交错,轮回纠葛,其实从一开始就写好了。
再无敌的魔力、仙侠设定,都不能扭转宿命。
认命,然后在悲剧的底色之下,撕开小人物最朴实、平凡的真挚情感,如同《杀破狼》里面那句“燃烧后更伟大的,是生命”。
这也成为往后所有借鉴、参考《仙剑》江湖题材古装剧,最难复制的内核。
2009年《仙剑3》之后,流量时代汹涌来临,娱乐圈加快了更新换代速度,IP改编逐渐成为常态,快餐剧也如蝗虫般袭来,武侠、玄幻、仙侠,题材翻来覆去,但依然未曾有一部翻过《仙剑》。
今天出现在荧幕上的仙侠、武侠江湖眼花缭乱,从“三生三世”到“香蜜沉沉”,三界六道,四海八荒……世界观越来越大,设定越来越复杂,却始终没有脱离最初的模板。
《香蜜沉沉烬如霜》剧照
而近年来的类似剧,也有了一个新名字:古偶,全称即“古装偶像剧”。
自从源自韩国、台湾的青春偶像剧在国产影视界分走一杯羹,无论是古装、历史、职场、玄幻,各类题材都可以往“偶像剧”上靠。
爱情刻画大过生死轮回,“生离死别”四个字,几乎就是“爱来爱去”的翻译。为了促成一段世俗姻缘佳话,为了迎合粉丝们“磕CP”的欲望和呼声,再天花乱坠的奇幻设定,也最终坠入主角团的狗血虐恋里。
逐渐地,不再见拯救天下苍生的狭义,也没有了与超脱宿命、信念与永恒的升华,在花里胡哨的小情小爱里,硬生生拉垮了整个江湖的天与地。
但别忘了,《仙剑》最初的形态,是游戏,在游戏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两个字是什么?
游戏《仙剑奇侠传》
规则。
戏里戏外,江湖规则不在。十五年来,除了已经被翻拍烂了的金庸武侠系列,随着影视技术的进步,源于“仙剑江湖”的不少设定,也反反复复出现在国产古装剧里,什么“一世天上、一世人间、一世魔界”的组合拳,观众都已经审美疲劳了。
“三段式”故事走向仙侠剧
除了原著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程度不可撼动之外,剧中人与原著传递的形象气质契合度也不可忽视。
曾几何时,胡军的萧峰、古天乐的杨过,郑少秋的楚留香,无一不是浓眉大眼、肤色偏黑,孔武有力的武侠形象,诚如金庸先生描述里的“风霜之色”。
江湖险恶,风里来雨里去,自然不可能个个唇红齿白身段纤细,这是常理。
而在今天的江湖古装剧里,我们可以看到2019年版《封神演义》里,邓伦饰演的“妖媚”狐狸精伯邑考,在同年的《倚天屠龙记》里,看到98年小生曾舜晞饰演的白皮肤大眼睛张无忌,及他身边几乎个个相貌如一难辨的女人们。
《倚天屠龙记》海报
风尘喋血的江湖质感被磨皮了,取而代之的是精致而脆弱的“模板”江湖。越来越精美的腾云驾雾,越来越精致的服化道,却越来越难复制出那股有血有肉、又爱又恨的江湖气息。
作为创作方,要把剧中江湖当真江湖来拍,观众才会相信有那样一个地方存在。这是一种创作的信仰,融进作品里,化为力量,才可能吸引住观众。
2020年声势浩大的新剧《琉璃》,即便请来了《仙剑》导演麦贯之,复制了经典的御剑飞行、万剑诀等设定,但依然没有还原出观众熟悉的仙剑氛围。
《琉璃》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从戏外角度看,当年《仙剑1》的剧组规模不算大,弃用明星,冒险勇用新人胡歌等创举,某种程度上,都充满了浓厚的江湖味:英雄,不问出处。
02
拍就行了,管它拍什么呢?
不夸张地说,不少80、90后的世界观或多或少被童年电视剧所塑造,尤其是金庸老先生的武侠江湖,而影像,满足了我们对那些世界里生动鲜活的人物幻想,直至今天,黄蓉就是朱茵,东方不败就是林青霞,杨过就是古天乐……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可以说,要翻拍拥有一定量级的经典老剧,实际上也不会奢求超越。
既然不超越,就得至少先解决两个问题:
其一,是观众愤懑难平而又隐隐期待的两种情绪。
愤怒本质上源于担忧,毕竟经前车之鉴,翻拍=毁经典的例子不在少数,观众是市场接收者而不是生产者,自然抱着一种“宁缺毋滥”的心态对待作品,对于那些已经深深刻在成长记忆里的声色画面,甭管制作质量有多欠缺、技术层面有多落后,在一代人心中,记忆与历史加持,它们永远就是最好的,不可超越的。
微博截图
那么期待源于何处?
其二,翻拍剧能不能拍出点新东西?
对原版的取舍去留,成为一门与观众交流的艺术。
一定程度上,适当的改动是情理之中的时代与社会要求,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新媒体信息时代后,大众文化的更迭,比经济物质发展的速度还要快几乎百倍,如何从原版合理取舍留存,甚至比编剧给人提出的考验更严峻。
剔除了那些受到观众认可及青睐的部分,会被骂“魔改”,毫无筛选地保留,又会被吐槽“无脑”。
有些剧甚至本身就是不适合在这个时代再进行二次创作的。比如“1女+5男”的初代偶像剧模板《流星花园》,无论改成《一起来看流星雨》还是2019年的《流星花园2》,充斥着玛丽苏味道的虐恋剧情、脸谱化的二次元风格人设,都已经很难满足今天观众对于荧幕爱情的口味了。
然而,对于制作方而言,翻拍剧是最省时省事、最能降低项目风险的一种选择。原著剧本就在那儿摆着,买下版权即可拍摄,即使低口碑也不影响收入,而翻拍初期引发的争议,还会让作品在开拍前具备一定热度。
(2018年版本《新流星花园》制片人柴智屏就曾在采访中透露,全剧植入的广告高达50多个。)
流量时代来临后,“顶流明星”+“大IP”等标签,几乎成为稳赚不赔的保险,上了它,其他制作层面的细节就可以大而化小小而化无。
二十年前,演员大多依循“演戏——主角——当明星”的路线,编剧尚且拥有一定话语权,制作团队哪怕规模小也不乏凝聚力,最最重要的是,“匠人精神”无处不在。
受制于技术、投资等限制,有时候甚至“穷则生变”,想尽一切方法完成一场戏,比如文首提到的桃花林。
而在娱乐圈炒作横行、资本热钱快速催产影视产业的今天,按部就班磨练演技的制作团队不是没有,但出现在翻拍剧组里的,寥寥无几,大明星、影帝影后,也远远没有以前那么值钱了。
对“速度”的强调超越一切,创作的态度变差,诚意趋弱,这不仅是翻拍剧的弊病,也是今天所有古装剧为笼络流量明星、讨好观众而养成的坏毛病。
微博的存在,让荧幕演员更贴近公众,一方面是追星变得方便,另一方面,演员、作品及观众三者之间的反馈与回应机制,也变得更加迅速、灵活。
演员可以随时随地、以各种方式,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回应,说得不好听点,创作初心不那么纯粹的演员及影人,就很容易“八面玲珑”,进一步拉垮观众缘。
就连大家看着长大、演技已得到验证及认可的张一山,也在《鹿鼎记》口碑滑铁卢后,云里雾里地抛出一段发言,自澄其本人属猴,所以“演得像猴很正常”……
电视剧《鹿鼎记》剧照
到这里,相比起愤怒,对观众而言,其实更多的是哭笑不得:
人们看翻拍剧,其实并不是要看一个复制品,也不是不允许存在演员自己的新风格,唯一的期待无非一句话:心要诚,包袱要小。
03
不必过于“考古”看待翻拍剧
实际上,在十年前,对更早之前作品的翻拍,并不是清一色的“一拍即毁”。
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大多数80、90后童年回忆里是98版的《水浒传》,但其实这一部也是翻拍自山东电视台于1982年拍过的《水浒》,98年版本甚至后来居上,在豆瓣评分超越原版达到8.8分之高。
98版电视剧《水浒传》豆瓣评分
半个世纪以前的电视剧放到今天,看起来的确“卖相”不太好,粗糙的画质、服装与妆容,甚至有的版本直接搬进去原著本里的大量文言台词,都给观影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障碍。
当然,对这一类影视剧而言,有文学名著作为基底,至少剧作主线层面是可以保证的。
且在那些年,市场上的同质剧集竞争远远并没有现在那么激烈,制作团队拥有更多时间精力打磨剧本及拍摄。
在1997版《天龙八部》中饰演乔峰的黄日华,曾在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里透露当年拍摄的情况:“《天龙八部》第一集的前10分钟,我们一场打戏拍了40天”。
另一方面,公众对影视文艺的评价体系普遍更加完善,也更加严苛了。
这也与豆瓣打分的主力群体分不开,以20-35岁年龄段用户为主的豆瓣,正好覆盖了近二十年来国产影视体系的演变,他们见证了“没有最烂、只有更烂”的国产翻拍剧,逐渐对翻拍剧达到了闻风丧胆的程度。
如今,只要豆瓣上出炉一部被贴上“翻拍”标签的作品,先入为主的声音一定是质疑,是挑剔,是怀念,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必要的怀古。
至少,这证明优秀的文艺作品在人心目中留下的痕迹不可替代,也是对过往经典的一种基本尊重与致敬。
实际上,如果去百度贴吧、论坛考古,你会惊讶地发现,许多沉底在2005、2006年的帖子里,还是有满篇吐槽、质疑《仙剑奇侠传1》的制作水准。
在IP改编界,“原著党的苛刻”一脉相承,延续了十几年。
但一个不可避免的逻辑是:越是早被历史认可的剧,被翻拍的次数越多。短短10年时间,《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白发魔女传》《鹿鼎记》等均被翻拍了五六次,《白蛇传》《封神榜》在20年内已被翻拍8次。
市场饱和+审美疲劳,观众逐渐也放下了期待和愤怒,索性撒手看戏,态度上松软下来,偏见却是越来越强硬了。
没有什么可以动摇他们的心头好,但也没有什么可以真正走进观众心里。
网友对于仙剑翻拍的评论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市场大势,也许会给制作方带来一种错觉和惯性:既然拍什么都会被骂,翻什么观众都不买账,索性破罐子破摔,逐渐在砸热钱、疯狂复制IP的路上,走得越来越歪、越来越乱。
所以,承认吧,纵然叫嚷着“没有胡歌刘亦菲的仙剑,我不看”,但或许你还是会偷偷窥视着新剧的一举一动,毕竟经典已成历史,纵有情怀万千丈,对于另一个复刻江湖的出现,还是会微存期待的。
也许会有惊喜呢?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仙剑要翻拍,重生还是毁灭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