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静妍/文 牛华新/摄 顾闻/后期)正月十五闹完元宵,春节就算“完美收官”啦?没有。在南京,“正月十六上城头”是特色民俗,已经有数百年历史了。2月27日,一场雨后,南京正是乍暖还寒。不少市民举家出门“上城头”。阿姨们结伴,还就地练起广场舞。
现场太嗨!结伴出行,就地练广场舞
“我们今天到中华门城堡来,非常开心。”市民张先生拍拍妻子的肩膀,告诉记者,“这位同志,昨天晚上兴奋得睡不着觉。昨晚去了夫子庙看灯,今天正月十六上城头,她比正月十五元宵节还兴奋。”
张先生和妻子章女士今年虚岁70,他们坚持每年正月十六“爬城头”,去年因为疫情影响,“断档”了一次,今年终于弥补了遗憾。他们家住大行宫附近,一大早就出门,大约7:20就到了中华门。“爬城头,去百病,健健康康过牛年,一年都开开心心。”章女士说。
除了张先生一家,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还有不少市民扶老携幼、三五结伴来爬城头。不少外地游客也被热闹的场景吸引了过来。
雨后的南京城,天朗气清。“撩动白云蓝天蓝,望眼平川大步迈向前……”城墙上一片开阔的地带,远远飘来手机播放的歌。几位结伴而来的阿姨,情不自禁地跟着歌声打起节拍,在城墙上练起刚学的广场舞。
77岁老城南人忆儿时:上城头好玩的太多
“正月十六上城头”,究竟有什么魅力,让南京人这么迷恋?现代快报记者联系采访了77岁的老南京人雷国俊,他家住在老城南门西一带。在他儿时的记忆中,上城头,乐趣多多。
“南京的小娃儿过了正月初五,就盼着正月十六,做梦都想上城头。小娃儿上城头不图什么,就是玩。”雷国俊回忆,上世纪50年代,老城南门西的娃儿们,到了正月十六,一吃过早饭,就三三两两爬上城墙头去兜风玩耍。
在雷国俊儿时的记忆里,这一天,城墙上人多,摊贩也愿意去摆摊:卖气球的贩子、鞭炮摊子、一边拉手风琴一边唱小曲卖梨膏糖的艺人、吹糖葫芦的糖摊子……“热热闹闹,人声鼎沸,简直就是个城墙头的庙会。我们口袋里没有多少钱,就凑在人堆儿里看热闹。”他说,看着大人放风筝,是小娃儿最高兴的事了。有长长的龙风筝、蜈蚣风筝,还有螃蟹、灯笼、老鹰、仙女风筝等,形状各异。
看够了,他们就在城墙上跑来跑去,数数城墙垛子,斜着脑袋瞧着上面的字,还会从城墙垛子四四方方的孔眼儿里远眺无垠的田野、流淌的外秦淮河。俯视城墙下,帆船、木排近在眼前,岸边有慢慢走动的鹅、嘎嘎叫的鸭子,还有挑着农产品进城的农夫。
民俗:正月十六上城头,走百病、踏太平
民俗专家陶思炎在《南京民俗》一书中介绍,“上城头”的习俗,是从农村妇女元夕“走三桥”演化而来的。正月十六,成了南京人全家出游的快乐节日。
清人甘熙在《白下琐言》的叙说:“岁正月既望,城头游人如蚁,箫鼓爆竹之声,远近相闻,谓之'走百病',又云'踏太平'。聚宝、三山、石城、通济四门尤盛。”
近现代学者夏仁虎也有类似记载,在他的《岁华忆语·走百病》中说道:“十六日,居人相率由东南城之老虎头石观音山,以登南城,曰走百病,谓能免疫,与登高之意同。城上马道,亦市玩物,以棘枝上按红豆及炒米花,游人购之而归。”
《金陵琐志·炳烛里谈》记载:“正月十六,以棘刺穿玉黍作假花,执以上城。”这是一种节物,就是在带刺的小树枝上插上玉米花。此外,传统的登城节物,还有煮豆和糖吹。
(编辑 黄媛媛)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闹完元宵“上城头”:南京人正月十六举家出游,就地练起广场舞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