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看见有人喜欢在深夜进行创作,他们的思维在夜里好像比白天更为活泛,灵感更多。
但是,行为心理学家却认为:不到万不得已,永远不要在晚上做出任何决定。这是为什么呢?
思维的特性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感到很困,很想睡觉,但手头还有些事情没有完成,于是强打精神把事情做完。等想休息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丝毫没有睡意。
这是因为,大脑在需要休息的时候被逼着重新启动了。人类的大脑是生物器官,不是机器,不是每时每刻都工作的,它需要一定时间休息。
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们思考能力并没有清醒时顺畅,完成的事情也往往不尽如人意。
按照生物特性,如果我们把一天分为早上、中午、晚上和夜里的话,那前三个阶段是我们接受刺激并做出有效处理的时间。
当大部分反馈都完成的时候,时间也到了夜里,大脑开始闲下来,没有白天的紧张焦灼。大部分脑细胞进入休息状态,剩余部分则处理非刺激信息。
这个时候,大脑思维比较活跃,很容易触及内心深处感性的一面,从而陷入思考。当我们想得越多,就会越发感觉空虚。
填补空虚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通过思维发散的方式来解决,简单地说就是胡思乱想。
人们会把以前经历过或毫无关联的事串联起来,仔细思考他们之间关联的合理性,甚至为了把事情联系起来而搜集一些并不存在的证据,把简单的事情越想越复杂,从而激发极端情绪。
另一种填补空虚的方式是找人交流,很多人晚上与朋友聚会聊天,也是因为感觉孤单寂寞。
这时,人的情感会变得脆弱,更容易真情流露,就连平时总是把事情藏得很深的人也愿意分享自己的秘密。
既然称之为秘密,那必定有不能和人共享的地方,所以人们晚上做出决定,到了白天就会后悔。
晚上做的决定是最真实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是最原始的、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自我是个体对自身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认知;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
当本我和超我出现矛盾时,自我就成为了协调二者矛盾的调节者。
白天处于运转良好的环境中,行为受当时的规则约束,带有很强的掩饰性,最真实的本我欲望就被自我压抑。到了晚上,人们都回到家里,对于个人来讲,没有什么地方比家更有安全感。
人们不再纠结于白天的法律道德约束,也不必考虑对周围人造成的影响,褪去白天的层层伪装,本我就会冒出头来。
这时的我们才是最真实的自己,而这时做的决定也是我们最真实的欲望。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不会被本我主宰,受自我约束。
很多时候,我们最真实的想法是不符合现实实际情况的。就像对工作感到沮丧、不满,常常是在晚上,想辞职的想法也总在晚上冒出来。
如果我们遵从内心。立即给老板发消息辞职,到第二天就会发现,现实生存的压力比守着那份不如意的工作更重要。
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做决定
某行为学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曾经研究了184名互联网象棋服务器用户的决策行为,找出了这些棋手会在什么时间做出最恰当的决定。
没有外力干扰下,棋手在一场持续3到15分钟的游戏中,做了大约40个行动决定,研究人员用这些决定来分析复杂的人类思维。
结果显示,无论你什么时候起床,早上8点到下午1点之间做出的决定都是最准确的。
亦舒曾在《没有月亮的晚上》写道:不要在晚上做出任何决定,晚上的意志力太过薄弱,阴与阳只一线之隔,天亮仍觉得是对的,即使错,也甘心。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人们在晚上做出的决定,基本上都是冲动性行为。所以,永远不要在晚上做任何决定。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心理学家:不到万不得已,永远不要在晚上做出任何决定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