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不要回复不要回复不要回复。”真的不能回复吗?听听科学家怎么说

科学 南方PLUS

“科幻十条”的落地,是否昭示了国产科幻电影的春天?越来越多的观众观看、喜爱、期待科幻电影,针对电影中的种种科幻现象的疑问也越来越多:

诸如,时空穿越究竟存不存在?如果真的收到外星人的信号(像《三体》那样),我们该不该回复?我们将这些脑洞大开的问题交给了科学家陈学雷,听听他如何解答。

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研究员陈学雷,是宇宙暗物质与暗能量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他本身也是科幻文学/电影迷。

小南:假如外星人真的存在,它到底会长什么样?

陈学雷:科学上对此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并不知道外星人会是什么样子。很可能跟我们想象的很不一样。因为各个星球的环境很不同,甚至在地球上,如果到一些很独特的环境里,比如说深海、地下,或是雨林里,你经常会看到一些很奇特形态的生物,有人找到这些(生物)给大家看,大家就惊讶,怀疑是外星生物。地球上都是这样,更不用说外星人了。

也就是说TA跟我们预期的形状可以很不一样,我们不太可能预先知道。

宁浩导演的《疯狂的外星人》里的外星人,与《E.T. 外星人》中的外星人形象相近。

小南:之前电影中对外星人形象的猜想,可能性有多大?

陈学雷:我觉得不能指望拍个电影就跟真的外星人一样。根据故事设定来就行了。

说老实话,我们人类想象能力是比较弱的,我们想出来的外星人的样子,往往就是脑袋多几个呀,手多几个呀,或者是变形之类的,我们也就能想成这样,真实的外星人是什么样的很难说。

“不要回复不要回复不要回复。”真的不能回复吗?听听科学家怎么说

《第九区》里的外星人,走“异型”风。

小南:您觉得外星人存在吗?

陈学雷:我自己认为外星生命一定存在。只不过存在的数量有多少,多少个星球里有一个,太阳系周边,多远距离内会有一个,可能是个问题。宇宙里肯定有外星人的,但我们不一定有机会能够遇到它。

小南:电影《信条》通过“熵减”来解释时间逆转,这符合科学的吗?

陈学雷:“熵”这个词给人很神秘莫测的感觉,简单地说,“熵增”的意思是,系统会按照一个更大概率的状态去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会自然的发生熵增,是这样一种统计性概念。

我们看到的很多现象可以归结为熵增,比如生米炒成熟饭,但是反过来我们没有办法把熟饭变成生米。或者是我们把水泼出去,但很难见到水突然从地上跳起来,回到碗里头。

我们经常说时间一去不复返,就是随着事情的演进,事情的发展是有方向性的。大家觉得这个问题思考起来很有意思,它为什么不能倒转呢?如果倒转会发生什么?那倒转会不会熵减呢?虽然这个原理我知道,但我也没有仔细想过,如果真的时间倒过来,真的熵减了,世界到底什么样?

但我们也不能说这个电影是完全符合科学的。我认为科幻电影更重要的,一是启发你的思考,另外就是娱乐。你不能把它当成科学教科书,或是科普片、教学片,它就不属于艺术了。你看电影的时候,注意力可能不会全都分配到科学方面。

小南:很多科幻片比如《星际穿越》,有平行宇宙的概念。平行宇宙是否存在?

陈学雷:平行宇宙的概念还是很有争议性的。

这类电影典型的情节,是我在一个宇宙里混得不太好,操作了一番后跳到了另一个宇宙,经过几番折腾以后,终于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宇宙,或者说在某个宇宙里面战胜了邪恶。

如果平行宇宙存在的话,你在几个宇宙之间穿来穿去,这个应该是做不到的。(平行宇宙)到底是不是这样的,现在也还是有争议。

“不要回复不要回复不要回复。”真的不能回复吗?听听科学家怎么说

《星际穿越》里有“平行宇宙”的概念。

我觉得这个概念是物理学上或者哲学上去研究思考的问题,(电影)不一定说非要解决这个问题,给大家呈现出来也是一种让你了解它的途径,会让你产生兴趣,顺便娱乐一下,也就可以了。

小南:近日我国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很容易让大家联想到电影《火星救援》。火星环境里真的可以种土豆吗?

陈学雷:这个我不是那么懂,因为主要是生物学的问题。按照《火星救援》的故事,它是把人类非常基本的排泄物施加上去,给土豆施肥,听上去也还是很合理的。但是我不知道在真实的情况下种土豆是不是还会缺一些其他的东西。从本质上讲,火星上的土如果有合理的营养成分,再加上我们给它增加一些缺乏的成分,那应该可以实现。这次“天问一号”应该不会做这个实验,但我想未来可能会做。

“不要回复不要回复不要回复。”真的不能回复吗?听听科学家怎么说

《火星救援》里,马克达蒙饰演的宇航员在火星种土豆。

小南:去年有个新闻称人类收到“快速射电暴”,当时网友纷纷以《三体》为例警告说“不要回复”。如果真的收到外星人发来的信号,您觉得应该回复吗?

陈学雷:“快速射电暴”(是外星人信号的说法)一定程度上是误传了,我认为它和外星生命关系不大。但如果真的收到(外星人信号)以后要不要回复,我会比较乐意(回复)。

“不要回复不要回复不要回复。”真的不能回复吗?听听科学家怎么说

快速射电暴信号。

《三体》里有提到“黑暗森林”,意思是不同的生命之间都要斗得你死我活,一旦知道哪里有了其他生命,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对方灭掉。这可以作为小说的设计,但是真实情况不一定是这样。

比如我们地球人,如果听说哪个地方有外星人,难道第一反应,就是想把TA灭了吗?

从人类历史上来说,人类不同文明之间也没有非要灭绝对方这样的心态;另一方面,星球之间的距离还是很远——现在即使我们收到了外星人发来的信号,我们是不可能到那个地方去灭掉TA的,而且实际上我们甚至都不可能到达那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威胁并没有那么大。而且本身这样的发现还是很有意义的,但地球上可能也有人讨论要不要回复,到时候大家一起来探讨,不要太仓促。

小南:您觉得人类是宇宙当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吗?

陈学雷:这也有很多争议。有说法是就算有了生命,智慧生命也是很不容易出现,人类很可能就是非常LUCKY,可能是唯一的智慧生物。我是不大相信的,我认为生物的进化迟早会产生智慧,应该可以有别的智慧生物。

小南:《三体》中的星际飞船有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也就是将地球生态系统复制到飞船上。这种构想能实现吗?

陈学雷:如果我们未来移居到别的星球上的话,那就一定得有这个功能才能实现。但是实现起来并不是很容易。

上世纪90年代,美国进行了一个叫做生物圈2的实验,就是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自洽的生态系统?

这个实验很快就失败,原因就是很难设计得这么完美,很快氧气的循环就不够了。

生物圈2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占地1.3万平方米,是一次造封闭生态系统的尝试。 图:Katja Schulz

地球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衍化才形成了现有的生态环境,而我们人类适应了这个体系。但如果你想要建立一个类似的系统,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从原理上讲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从实验来看,一个小的系统要做到自洽,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南方+记者】刘长欣 王诗堃

【实习生】朱嘉祺 张绮梦

【统筹】邵一弘

【作者】 刘长欣;王诗堃;邵一弘

科技能见度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不要回复不要回复不要回复。”真的不能回复吗?听听科学家怎么说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