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劝学》颜真卿
中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或是屠呦呦学者,更是世界闻名的居里夫人。他们的学识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也是因为其日复一年的积累,无数的汗水和努力才能站在世界的顶端。正如年轻的牛顿在大树下休息的时候,一个苹果砸在他的头顶,即使是休息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思考的习惯,他思考着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开始他一步步的探索,结果就发现地球有引力的这一规律。历史上的伟大足迹也是由于人们的不懈探索。
水滴石穿的真相在于水的积累,一滴水怎么可以穿透巨石,但无数的水滴可以做到。坚持的力量是无限的。一个老农花了许多年推导一个数学公式,公式推导成功后,相关数学专家了解后,评价到公式是正确的,推导思路也是正确的,但是这个公式早已过时。
热爱数学
这个老农名叫黄锦云,出生于浙江衢州龙游县庙下的一个小村庄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世代与土地相伴,而黄锦云是这几代人中唯一的读书人。他早在1949年前拿到高中毕业证,是个货真价实的读书人。在五十年代下的中国,战乱未平,外忧内患的时期中,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中能一个拿到高中文凭的读书人,这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事,他被村里的人们尊称为先生。
黄锦云本想继续读书,但无奈动荡年代,没有背景也没有资产的黄锦云很难继续读下去,他被迫放弃自己读书的梦想,收回心思在家里继续当农民。尽管自己的大学梦再也不能实现,但他凭着自己优异的数学成绩,成为村里的一名会计。他的记账能力也十分的优秀,善良而朴实的黄锦云也想用自己的这点能力帮助村里的百姓们,他用自己的数学功底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在农田水稻种植这件事上,每一块田地里需要种多少秧苗是依靠祖辈的经验,但没有具体的数量,实际操作总会有些出入,使得有些秧苗的浪费或不足,对农民的收入有一定的影响。黄锦云便用自己的办法,他用卷尺量测田地的大小,并用相关的数学公式推断出每块田地的秧苗数量,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农民们的问题,同村的百姓们都十分的感谢他的做法,称赞他是“大科学家”。
推导大半辈子的公式
这个村子里的百姓们除开务农,还有另外一个相当重要的行业,便是木匠。乡村里的林业资源丰富,有部分木材便拿来做成家具或是其他东西,村庄里有许多木匠,而手艺大多都是祖传。木匠在做一件物什的时候,需要估测东西的大小和体积,在没有准确数值的时候只能够凭着经验做出判断,这样一来有许多木料就被浪费。
经验法是种较为落后的办法,黄锦云见木工们每日都浪费大量的木料,有些心疼,毕竟那些木料积累在一起又可以重新完成其他物件。这让黄锦云诞生一个想法,便是重新推断一个专门的木材公式,尽可能减少原材料损耗的问题。从这以后,黄锦云总会抽出晚上的时间去研究这个公式,而白天的空闲时间他就去木匠家里讨教经验。就这样过了许多年,黄锦云仍然一直在推算着他的公式,四十年过去了,黄锦云终于研究出两套完整又严密的数学公式。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操作,黄锦云坚信自己的公式可以在木匠界得到很大的应用,说不定还能写入数学教科书内。
黄锦云把公式写出来后寄给许多教育机构,希望引起重视,但都没有激起太大水花,直到他把公式寄给《钱江晚报》新闻机构后,对方才找到数学专家研究他的公式实用性。专家评价道,老人的公式与结果都是科学的,但无奈适用性不强,类似祖冲之推算圆的公式一样。现在国家有更为科学的演算方式,这种早已过时。
结语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坚持的力量是无穷而强大的,老农花了四十年,大半辈子的时间都在数学公式,即使结果有些差强人意,但是老农在推导过程中是幸福的,他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成全自己年少没有办法实现的梦想,世人是否认同他的结果似乎显得没那么重要,他在探索过程中早已成全自己,感到幸福。
参考资料:《劝学》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老农花40年推导数学公式,数学专家:思路科学正确,但是已过时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