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研究显示:动物界也有永恒的爱 关键在大脑回路

科学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2月15日报道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2月13日报道,人类并不是唯一会与特定伴侣保持长久关系的哺乳动物。一些种类的蝙蝠、狼、海狸、狐狸、狐猴和其他动物也会这样做。现在,发表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使爱情长久存在的大脑回路因物种而异。

这项研究比较分析了狐猴(人类的灵长类动物“远亲”)的彼此关系较近的几个种群中的单配偶品种和多配偶品种。例如,红腹狐猴和獴美狐猴是少数长期保持“一夫一妻制”的狐猴品种。它们甚至共同努力养育自己的后代并捍卫自己的领地。而且这种关系还不止于此:一对红腹狐猴或獴美狐猴结为伴侣之后,它们就会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彼此清理皮毛和相依相伴上,常常将尾巴缠绕在伴侣的身上。它们的关系通常会持续一生的三分之一时间。

总体来说,对生物学家而言,哺乳动物的单配偶制是一个谜,因为这不是一种常见的行为模式:在6500种已知的哺乳动物中,只有3%至5%是单配偶制。相比之下,约90%的鸟类会对单一伴侣保持某种形式的忠诚。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美国杜克大学专家尼古拉斯·格里比说:“这是一种并不常见的模式。”

于是,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物种在生物学层面倾向于长期保持单配偶制,而其他物种则不会。过去30年中对啮齿动物的研究将目标指向了交配过程中产生的两种激素:催产素(也被称为“爱情激素”)和加压素,以及它们在大脑中的不同工作方式。

一些最初的线索来自对草原田鼠“一夫一妻制”的大量研究。与大多数其他啮齿动物不同,草原田鼠会与唯一伴侣共度一生。当研究人员将草原田鼠和高山田鼠(多配偶制)的大脑进行比较时,他们发现草原田鼠的大脑具有更多的“特殊部位”。在这些“特殊部位”,催产素和加压素等激素可以“耦合”,特别是在大脑奖励系统的某些部分。

但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物种也是如此吗?杜克大学团队为此选择狐猴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解释说:“尽管狐猴是我们较远的灵长类动物近亲,但与草原田鼠相比,它们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更大。”他们使用一种称为放射自显影的成像技术,绘制了杜克大学狐猴研究中心因自然原因死亡的12只狐猴大脑中催产素和加压素的结合点位图。

这些狐猴分属7个品种:包括单配偶制的红腹狐猴和獴美狐猴,它们的专一已为人所知,以及其他5种多配偶制的狐猴。结果表明,相较于草原田鼠,这些狐猴激素受体的密度和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催产素和加压素在狐猴大脑中的多个部位发挥作用,这意味着它们也会根据靶细胞的位置不同而产生不同作用。

但还有更多有趣之处:在比较单配偶制和多配偶制的狐猴时,研究人员并没有发现太多差异。格里比说:“我们没有发现证据表明,存在与啮齿动物大脑中相似的配偶关系脑回路。”因此,该团队下一步将分析成对狐猴彼此之间的行为模式。

那么对狐猴研究的意义何在?该研究的作者说,他们的发现提醒人们,不应基于在啮齿动物身上的实验得出关于人类社交行为的简单结论。

格里比说:“‘一夫一妻制’在大脑中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机制,这会因我们研究的动物种类而有所不同。”

研究显示:动物界也有永恒的爱 关键在大脑回路

动物情侣相依相伴的温馨画面(资料图片)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研究显示:动物界也有永恒的爱 关键在大脑回路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