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风窗记者 尤丹娜
未来的某个清晨,你从梦中悠悠醒来,先服下床边早早准备好的一个装有纳米机器人的胶囊。它在体内“巡视”一圈后,发出了令人愉悦的信号——没有感染、没有损伤,机体健康,一切平衡。
又是健康而美好的一天,你打算喝杯咖啡唤醒大脑。无须再拿起用腻了的旧杯子,不用担心周末是不是忘记去超市补充咖啡,你只需要坐在电脑前浏览网页,选择自己喜欢的杯子样式、定制个性的咖啡口味,或者再加上一块蛋糕——然后一键打印。
很快,3D打印好的杯子与早餐就出现了——它们精准符合你的一切个性要求,并与纳米机器人每日的“巡逻成果”紧密结合,自动剔除所有可能令你过敏或反感的成分。
你端着杯子走到窗边,窗外是流水线般整齐前行的自动驾驶车流,不会塞车、永绝事故。现在,每一样诸如开车这类的琐事都被机器人代劳,所以在这美好的一天,你要做的只是“学习”,按照兴趣,探索你喜欢的一切。
你一边读哲学,一边盘算着,下个月或是明年,就和爱人一起,退休到模拟“伊甸园”去。在那里,人们会缓慢将个人意识移植到电脑中,寄身于人造神经元与电路中,摆脱肉体的束缚,让意识与大脑轻盈地探索和抵达更远的风景。
镜头拉远,你身在一颗未知的星球之上,而在它周围的许多颗小星球,无疑都和你此时栖居的这颗一样,闪烁着人类的光芒……
这番“未来生活剪影”此刻看来如此狂妄,但在以色列未来学家罗伊·泽扎纳的专业推演中,一切其实循序渐进、触手可及。
罗伊·泽扎纳
提起以色列未来学家,中国读者较为熟悉的是尤瓦尔·赫拉利。尤瓦尔·赫拉利曾以《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三部曲,用人文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未来的社会图景。
同为以色列未来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好友罗伊·泽扎纳,则擅长以科技的视角阐述与预测未来,描摹未来“重科技”伴随的生活场景、可能发生的三场改变世界的科技革命、可能遭遇的价值碰撞与危机,和人类最终的征途。
尤瓦尔·赫拉利亦盛赞好友“科技如何塑造未来”的研究“趣味横生,登高博见”—“(通过罗伊·泽扎纳的描摹)你将了解人类去向何处。”
日前,罗伊·泽扎纳的著作《未来生活简史》首度引进中国,南风窗记者专访了罗伊·泽扎纳,与他探讨了书中描绘的未来图景、科技的巨大能量和人类的自处与归途。
关心未来的人
下一代的科技发展对于上一代来说总像是一部科幻小说。
在真正成为一名未来学家之前,罗伊·泽扎纳从小便是科幻小说的忠实拥趸,“它们可以把我送到另一个新世界”。
那个科幻小说里描摹的新世界,有时是个更好的世界:衣食无忧、文明有序,充满令人难以置信的便利与惊奇。
但更多的时候,科幻小说最终指向的,却常常是一个暗淡的人类未来—人类给栖息着的世界带来毁灭和痛苦,也以某种残忍的方式毁灭了自己。
能不能规避这些可能遭遇的毁灭?如果人类能够推演未来的可能性,做好准备,仔细思考将要踏出的每一步,是不是就可以做得更好?
因此,罗伊·泽扎纳成为了一名未来学家,用知识“探索通往未来的道路,了解它们为我们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并帮助其他人更好地做好应对准备”。
成为未来学家之后,罗伊·泽扎纳发现,所谓的“预测未来”并不是能够详尽地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未来学家也不可能准确描述未来图景。“如果你期待一份全面、详尽的指南,比如未来五年所有即将成功(或失败)的企业名称,或者想预知明天纳斯达克交易所股票的报价,那很抱歉要让你失望了。”
“我们无法绝对肯定地预测某一种未来,我们只能勾勒很多种可能”,罗伊·泽扎纳认为,未来学家提供的是世界前进的道路和大致的方向,这个基于科学的路标,可以带着政府、机构与公众,一起在迷雾重重的发展道路中共同探索,虽然“能见度”不够清晰,“但正如未来学家彼得·毕晓普和安迪·海恩斯所说:‘如果未来不可知,那么是不是知道一些(可能性)也比一无所知更好呢?’”
为了完成《未来生活简史》,尽可能清晰地勾勒未来的轮廓,罗伊·泽扎纳采访了很多人工智能专家、医学博士和科学家,逐渐拼凑出未来的可能,那是一个“人们被基因工程改造,孩子们可以在家里用3D打印机制造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拥有能够让死人复活并用他们的声音说话的计算机”的全新世界。
2012年,罗伊·泽扎纳采访了一位研究人类大脑的科研人员,他在试验一种“大脑起搏器”—一种可以进入人的大脑并调节其工作的设备,以缓解精神分裂症和痴呆症。
“没有什么比人类思维更重要了”,在拼凑未来这块拼图的研究、访谈中,罗伊·泽扎纳对这项“大脑起搏器”实验印象深刻。
他告诉记者,任何能够改善人类思维的技术都将为世界带来难以置信的好处。在罗伊·泽扎纳看来,研究未来的真正乐趣在于,相信此刻发生在人类身上的状况,会因为技术而改变。
具体到某种病症、某项生活困难,抽象到某种观念、某个思维认知,通过关心未来、重视科技,那些诸如“国际战争、仇外心理”的琐碎和狭隘,或许都可能会被未来技术改变,让眼前的困囿不再是难题。
了解未来可能被技术改变的这一切,更是为了人类的后代可以更愉悦地生活。
身为好奇心充沛的未来学家,罗伊·泽扎纳很早便做了基因组测序,发现自己有某种基因突变,这使得他很可能在未来患上某种癌症。
“我现在首先知道了我的未来,明白了如果可能的话,我应该做些什么来避免它。”但比这更重要的是,罗伊·泽扎纳知道自己携带这种突变,而且有50%的概率会转移到他的孩子身上,“我还可以提早预防,以确保我的孩子不会有这种突变。我能维护孩子的未来,是因为我对未来的提早关心、主动了解”。
作为普通人,暂时还没有能力接触、实验新兴的技术,如何去关心未来?
罗伊·泽扎纳认为,连接当下与未来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不断学习可以获取新的技能、新的语言、新的思想和观念。
查理曼曾经说过,“你学的每一种新语言,都赋予你另一个灵魂”,“我相信所有的知识都是如此。不断学习,你就会为未来做好更好的准备。”
新的旧时代
积攒了足够的关心、好奇,未来究竟是怎样的?
罗伊·泽扎纳推演的那个未来,与此刻的世界之间,还隔着三场科技革命的距离。
革命的三个主角我们并不陌生:近来大热的3D打印技术、始终助力人类不断爬升的计算机技术、人类自己及世间的各式生物。
罗伊·泽扎纳认为,首先—也是正在不断推进的,是3D打印技术引领下的“个性化制造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随着3D打印技能的低门槛普及、所需原料、器材的价格下调,从昂贵的艺术品,到小小的毛衣纽扣,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掌握设计、制造各种材料和物品的能力。实物的设计也会变成在网上流转的信息流—只要是网上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用3D打印机变成实物。
再过些时日,食品、药品甚至人类器官,都可以通过3D打印实现,这些可以被使用者设计、调整,独一无二的“非批量”物品,将把制造能力从大型工厂和富人那里转移到普通大众手上,提升人类的创造力,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等级分化。
第二场革命则是智能革命。机器人、驾驶自动化、虚拟实体将逐渐占据现有的人类就业岗位,计算机开始模仿人类的部分语言和思维能力,人类也在计算机的相互学习中得到提升;人类和电脑、活人和死人的界限会变得模糊,“永生”很可能通过技术实现,人类的定义将被不断超越。
第三场革命是生物革命。人类将破解自己及其他生物的基因、遗传密码,赢得对自身及其他物种的生物控制力,并施加干预与影响。在这场革命进行的未来,人类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而不必为所谓的命运而忧愁。人类可以利用纳米技术的力量,重构周围的世界,也重新塑造自己的身体。
三场革命的发展不仅将在各自领域改写人类的未来生活,各个发展领域之间的碰撞也会激发出梦想中的未来场景:纳米技术与3D打印技术将让“物品按需打印”成为日常,开启物资极大丰富时代,迎来一个乌托邦式的未来;智能革命与生物革命将引发智人的终结和一个新物种(技术人)的开端,人类将超越自我,进入一个更大、更丰富、更复杂的生存状态……
最终,三场革命将在外太空实现聚合,人类得以以计算机形式或生物形式移居外星球,把人类的精神、思想和文化带到其他星球或更远的地方,给宇宙注入生命。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旧时代”,“新”的部分不言而喻,3D打印、计算机智能、破解生物密码,任何一桩探索都是前所未有;“旧”的部分一如既往,“人类一直在拓展着文明,不曾停歇”。
在未来—那个不再遥远的“新的旧时代”,人类最终将去往何方?罗伊·泽扎纳引用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有超新星和恒星的原子。我们每个人都源自深空的星尘。”
在“新的旧时代”,人类的未来,就是“是时候回家了”。
未来会更好吗?
“想象一下,一个登山者艰难地攀上了一座险峻高山的顶峰。这座山几乎是未知的。他知道,向前一步,他将迈向未知的领域,成就伟业,但如果这一步走错,他就会粉身碎骨。今天的人类就处在相似的境遇之中。”
在罗伊·泽扎纳笔下,经历了三次革命、拥有了高级技术、脱离了肉体凡胎的人类,将在未来拥有完全不同于今日的生存状态。他们可以完全控制周围的环境、自己的身体与大脑,看起来,这是科幻小说里标准的完美世界了。
但真的会这样顺利吗?这样的“完美世界”是终点吗?
电影《头号玩家》
“我的朋友尤瓦尔·赫拉利也问过我,然后呢?下一步是什么?我们有了绝对控制权之后会做什么?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一个社会,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是金钱吗?大概不是。金钱本身只代表潜在的东西,“如果你有钱,你可以用它来买食品或毒药,鲜花或枪支”,金钱只会扩大选择的范围,却不能决定人类最终的选择。
是权力和影响力吗?可能也不是。权力和财富联系在一起,但拥有权力也会淹没人类的良心和同情心,“没人能安然无恙地从泥沼中走出来”。
是知识吗?恐怕也不够。知识可以带来3D打印技术、智能革命、生物控制,可以提高产能甚至实现永生,但也可以实施恐怖主义、彻底分化人类。“知识只提供力量,力量本身不能成为目标。”
毋庸置疑,未来的人类借助技术的能量,将拥有名为“随心所欲”的翅膀。有了翅膀的人类,最终将飞向哪里?
罗伊·泽扎纳的答案是,回溯过去的世界、包容此刻的人类。
“人类是以过去为基础的。没有办法绕过它。我们作为社会动物进化到此刻,非常尊重规则和法律。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所做的每一次互动和每一个决定的背景和社会价值。如果我们在迈向未来的时候不尝试与我们的过去和平共处,不考虑现有的价值观,那么我担心人们将不会接受那个令人震撼的新未来。人类心灵的平静必须有一种连续性。”
随着机器与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最终将能够在各行各业几乎完全地取代人。但人依然可以成为画家、雕塑家、旅行者或探险家,依然可以探索科技与新知—即使机器可以创作出更精美的产品、即使芯片可以随意为人类植入一场旅行记忆。
“我们应该更看重人类在‘做’事情,而不是机器。”人类总是在寻找稀缺的东西,那么,在一个机器可以做任何事情的世界里,真正稀缺的货币将是人类的努力、人类的爱、人类的选择。“人类在地球上总有一席之地—即使我们必须与其他有智慧和自我意识的实体—比如机器分享。”
回溯过去的世界,追寻珍贵的价值观,人类可以用爱、努力和选择走向正途。
而此刻,罗伊·泽扎纳认为,唯有包容、团结,才能使攀爬中的人类不至于毁灭。
今年以来,面对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罗伊·泽扎纳更加确信,在先进与变革交织的路口,整个人类必须“像一台机器”,作为一个整体,随时交流对话,交换意见、一起思考,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这个时代,我们拥有有史以来最先进的技术,可以利用它来寻找增加人类健康、财富和幸福的方法;这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因为一种致命的病毒正在全世界蔓延,人类必须重新组织自己来对付它。”
成为一个整体的人类,包容显得尤为重要。“要接受一个人,接受他最真实的样子,包容他所有的优点和缺点,根据他的生活选择来对待他—忽略那些肤浅的因素:政治、宗教信仰,或者社会地位。”
成为一个整体的人类,就不能随意抛弃落后的人。未来,我们将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服务:机器人将为我们工作,人工智能将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为我们发明许多新的和伟大的东西。我们不会生病,甚至不会衰老和死亡。
但在这一切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不能让人掉队。我们需要确保每个人都能选择加入这个美好的未来”。罗伊·泽扎纳说出自己的担忧,“我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将被宗教信仰、对科学和技术的无知以及暴虐的政权所束缚,留在后面”,“我们需要努力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牢记包容与沟通,不忘爱与努力,剩下的,便是立即去实践了。
“老犹太学者名言中常说,‘如果我不做,就没有人会做,而现在就是时候了。’”
未来会更好还是更糟?
罗伊·泽扎纳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有一位智者,一个顽皮的孩子想愚弄他,就在手里紧握了一只蝴蝶,问他:“蝴蝶是死是活?”
罗伊·泽扎纳的回答与智者相同:“在于你。”
未来在你我手上。
评论点赞前三的朋友,
送出罗伊·泽扎纳的著作《未来生活简史》。
编辑 | 李少威
排版 | GINNY
更多推荐
热文
围观
故事
商城
杂志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一个不可阻挡的未来正在我们眼前展开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