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粉丝
说起来
大家都长大了
小时候的有些事情
也该了解真相了
所以今天
我就来好好跟你们科普一下
有些同学
可能学过这篇课文
没学过的我就当你们
听说过了
大致就是
旅鼠会因为生崽太快
导致人鼠口爆炸
然后
一大群大义凛然的旅鼠
就会离开团队
英勇跳海
哦原文里
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
你们感受一下
总之就是
非常感人
非常引人深思
但是现实是
旅鼠并不会跳海自杀
2003年《科学》杂志上的
一项研究是说
科学家对旅鼠进行了16年的
跟踪研究后
从未发现旅鼠
有集体自杀的情况
不过现在关于
为啥会有人观测到
旅鼠跳海的这种智障行为
科学上还没有定论
毕竟也不好说教科书
全是胡编乱造对吧
比较可靠的说法是
旅鼠是会游泳的
它们跳海只是为了搬到
其他地方生活
只不过
有些体力不大好的旅鼠
游着游着游不动了
所以才淹死在海里
这个故事吧
就老被用来教育孩子
但这件事究竟是不是真的
还得看具体情况
实验最早是一个叫
Goltz的
德国科学家做的
他在1869年
把青蛙放进17.5℃的水里
然后用平均每分钟3.8℃的升温速率
把水温加热到了56℃
结果
青蛙会毫不犹豫地
跳出来
然后后来
一个叫Henzman的美国科学家
做了同样的实验
所以科学家们
是有多闲
不过他把升温速率
控制在了每分钟不到0.2℃
这样青蛙就跳不出来了
嗯这么说的话
青蛙能不能跳出来
主要还是看
升温的速率
这个故事出自
一本儿童童话
大概是讲一群斑羚
被猎人逼到悬崖边后
在老斑羚的组织下
小斑羚会踩着老斑羚的背
跳到悬崖对岸逃生的事情
乍一听吧
还怪感动的
斑羚并不是群居动物
特别是雄斑羚
嗯是的
根本不会出现故事里
老斑羚带队的情况
而且吧
由于斑羚不是群居动物
所以平时也没啥纪律性
雄斑羚只管
在自家附近单练
要是在附近
遇上了其他雄斑羚
是会靠打架来
获得领土权和交配权的
这个谣言吧
和其他的还不太一样
它最早是
两千年前的罗马思想家
Plinius说的
后来就传着传着
变成了把头埋进沙子
但事实是
因为鸵鸟没有牙齿
需要低头吃石子来帮助消化
所以看起来
就像是把头埋在土里
的憨憨
而且吧
鸵鸟的奔跑速度可以
达到70km/h
要实在打不过
它们可以跑啊
这个你们可能
不大熟悉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啊可能作者
想给我们的启示是
然鹅问题在于
人家鲇鱼根本就不
生活在挪威
大部分的鲇鱼都生活在
淡水湖中
所以
故事连发展的可能
都没有
就已经结束了
好的我讲完了
希望大家都能坚强一点
毕竟过去的
就让它过去吧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你小时候听的励志故事有多扯淡?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