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勘探开发区域,是世界上典型的“三低”油气田,其含油气层位的岩石致密程度高,被称为滴水不进的“磨刀石”,外国专家一度“断言”没有经济开采价值。
近年来,长庆油田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系列,超前注水、水平井开发、体积压裂、一体化集成橇装、智能化设备等技术和工具的集成创新,助推“三低”油气藏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图为2018年建设中的74口丛式井采油平台——白409,这一平台被业内誉为“采油航母”。长庆油田供图 李忠斌/摄
鄂尔多斯盆地地底油气资源怎么形成、丰度如何、集中分布在哪里?长庆油田汇集国内知名专家,摸清了整个盆地油气聚集成藏规律,回答了为什么“磨刀石”中蕴藏着如此大规模的油气资源,破解了油气藏勘探开发的奥秘。
基础研究不断丰富和油气理论不断创新,驱动了思想解放,推动了勘探突破。侏罗纪古地貌成藏理论的建立,促进发现马岭等侏罗系油田,支撑了长庆油田最初20年的发展;三叠系三角洲成藏理论的形成,推动找到亿吨级安塞油田和3亿吨靖安油田;奥陶纪古地貌成藏理论的创立,助力勘探发现储量3000亿立方米的靖边大气田。
资源找到后,要从被称为“磨刀石”的储层里开采出油气资源谈何容易?渗透率小于1个毫达西的油藏就已是超低渗透油藏,但鄂尔多斯盆地的油层更为致密,是国内外罕见的非常规油藏。
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从事压裂工作30多年的赵振峰带领压裂团队,自主研发出成百上千个适用压裂技术、工艺和工具,硬是将油气资源从地宫中“压”出来,一举打破了国外专家关于低渗透油藏“没有经济开采价值”的断言。
长庆油田加速新一代高新技术应用,以无人机、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巡线巡检,有效解决了管线多、站点多、人员少、地面环境复杂等问题,应急处置能力大幅提升。图为2020年6月23日,位于苏里格气田中部区域的采气四厂作业一区,无人机正代替人工进行巡检作业。长庆油田供图 徐志武/摄
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加深,技术需求也越来越高。长庆油田聚焦“卡脖子”难题,加快科技创新,着力攻坚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先后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系列,超前注水、水平井开发、体积压裂、一体化集成橇装、智能化设备等技术和工具的创新应用,助推“三低”油气藏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十三五”以来,长庆油田获省部级科技奖80多项,“5000万吨级特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与重大理论技术创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来源:求是网
策划:黎海华 张芯蕊
制作:张芯蕊
审核:王兆斌
监制:于波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磨刀石”上秀绝技,打破国外专家的“断言”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