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们很少会意识到,自己生活的模式与世界历史的进程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他们通常并不知道,这种关联如何影响到自己会变成哪种人,如何影响到自己可能参与怎样的历史塑造。
个体若想理解自己的体验,估测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将自己定位到所处的时代;他要想知晓自己的生活机会,就必须搞清楚所有与自己境遇相同的个体的生活机会。
这个社会在人类历史上居于什么位置,是什么样的动力在推动着它不断变迁?在整个人类的发展中,它居于什么位置,又具有什么意义?我们所考察的任一具体特征,是如何影响了它所属的历史时期,又是如何受后者影响的?至于这一历史时期,它具有哪些基本特点?它与其他时期有何差别?它塑造历史的方式有着怎样的特色?
二
困扰发生在个人的性格当中,发生在他与别人的直接关系当中。
三
对于某人来说是问题,对于另一个人而言可能根本不算问题,这取决于两个人关注的分别是什么,也取决于他们对自己的兴趣有多了解。
人们并不总是对符合自己利益的东西感兴趣。
休谟的名言说得好,我们不能基于自己的信念,推出我们该如何作为。我们也不能从我们相信自己应当如何作为中推出其他人应当如何作为。
四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如此写道:他可能会担忧世界局势。战端重启的危险、社会体制之间的冲突,还有迅猛的社会变迁,他在自己国家观察到的这一切或许让他觉得,有关社会事务的研究可谓当务之急。危险在于,他可能指望自己就钻研社会学那么几年,然后就有能力解决所有现行问题。不幸的是,实情并非如此。他将学习更好地理解周遭事态。偶尔他也会找到展开成功的社会行动的指引。但社会学尚未发展到如许阶段,能为社会工程提供安稳的基础。……从伽利略到工业革命开始,自然科学花了大约250年,才能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而经验性社会研究的历史只有三四十年。
无论是关于理论还是关于方法,有用的讨论往往都来自有关实际工作或将要着手的工作的随记。“方法”首先必须交代如何提出并解答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确信答案能维持一段时间。而“理论”则必须首先密切关注人们正在使用的词汇,尤其是这些词汇的概括程度及其逻辑关系。这两者的首要宗旨就在于让观念尽可能明晰,步骤尽可能简洁。
方法只是针对一定范围内的问题的方法,而理论只是针对一定范围内的现象的理论。
五
马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曾就此谈道:“如果总是警告人们不要贸然得出结论,不要做出含糊的概括,意味着可能构成对于一切思考的禁忌,除非我们做出恰当的限定。如果所有的思考都得暂且搁置,直到经过彻底的确证,那似乎就不可能有任何基本的思路了,我们会自我限制在单纯的征象层次上。”
经验证明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认真对待事实”,而不是被事实所淹没;在于如何将想法与事实紧密关联,而不是埋没了想法。问题首先在于要证明什么,然后才是如何去证明它。
一个人对自己面临种种问题的次序安排,即他怎么陈述这些问题,赋予每个问题的轻重缓急,都取决于他运用什么方法、理论和价值,无论他自己是否清楚。
要充分地梳理任何问题,就必须先说清楚它们蕴含的价值和面临的明显威胁。这些价值及危险就构成了问题本身的切入角度。
六
我们想要理解当代某个社会结构中的动态变迁,就必须努力捕捉其更为长远的发展态势,并据此追问:这些趋势赖以发生的机制是什么?这个社会的结构赖以发生变迁的机制是什么?
我们只有通过比较研究,才能清楚意识到一个社会缺失了某些历史阶段,而这对于理解该社会的当代形貌往往是不可或缺的。
无论人还可能是什么,他是一种社会性和历史性的行动者;如果能够被理解,就必须在与社会历史结构密切而复杂的相互作用中来理解人。
要充分理解个体的生活,就必须结合他的人生历程在其间展开的那些制度。原因就在于,这样的人生历程记录了他如何获得、失去、调整某个角色,并以非常切近的方式记录他在不同角色之间的转换。
七
人们眼下都在努力获知自己正身居何处,又将去往何方,而对于在当下创造历史,为未来担当责任,他们如果可以有所作为,又该如何行事。对于此类问题,没有人能够给出一劳永逸的回答。每个时期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社会合理化程度的加剧,这种合理性与理性之间的矛盾,理性与自由之间原本据称的和谐一致的崩溃——透过这些发展趋势,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类人的兴起:“有”合理性,却没有理性;越来越自我合理化,却也越来越焦虑不安。
那么,在哪些条件下,人们会开始想要自由并且有能力自由行事呢?在哪些条件下,他们会愿意并且能够承受自由的确会施加的负担,并视之为快乐承受的自我转化,而不是负担呢?
八
无论何时,当你对什么事件或观念感受强烈,一定不要让它们从你头脑里溜走,而是要加以梳理,归入档案。档案就是在持续不断地积累各种事实和想法,从极其模糊到渐趋完善。
在经验探究中,最具价值的地方其实就在于阅读本身。经验探究的宗旨就在于解决有关事实的分歧和疑虑,从而通过将各方立场变得更具实质理据,让辩论更有收益。
你往往能通过考虑极端状况,即思考你直接关注的东西的对立面,来获得最佳洞见。
无论你关注的是什么问题,都会发现,用比较的方式把握材料会很有帮助。
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 C.赖特·米尔斯
1959年初版 2000年纪念版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社会学的想象力》略读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