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是水陆两栖的精灵
他们是野外和实验室双栖的学者
它们被视为生态晴雨表
他们被尊为学界翘楚
挺过残酷的自然选择,它们却不堪人为的环境恶化
倾尽毕生的心力才智,他们只想向世人揭示它们的奥秘与珍贵
说到两栖动物,测试自己一下
就是这些精灵让故事的主角倾尽一生。
84岁的费梁与82岁的叶昌媛,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研究员,从事两栖动物研究整整60年。
近200篇论文
28部专著
1366万字著述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
创建国内两栖动物形态鉴别标准和分类体系
率队首次完成国家级两栖动物物种编目
......
而这些仍不能完整概括二老的学术生涯
1956年,费梁与叶昌媛同年考入四川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后都进入农业生物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共同语言、共同理想,费梁、叶昌媛慢慢走到了一起,于1963年结为夫妻。
费梁与叶昌媛在野外工作的身影
春去冬归
一走半年是生活的常态
披星戴月
风餐露宿是工作的真实写照
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一步一步
揭示中国两栖动物的概貌
费梁、叶昌媛发现的部分新种手绘图。
长期的积累带来丰硕的成果,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标本馆内的11.7万号标本中,费梁参与采集和整理的标本有近一半。
2015年1月9日,费梁(左)、叶昌媛夫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他们和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发现新物种72个,建立新属24个、新族15个、新亚科6个、新科1个……由费梁、叶昌媛夫妇牵头的“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项目团队,首次完成了国家级两栖动物物种编目。
上世纪90年代,夫妇二人先后退休。然而担负着国家部委、中科院科研任务的二人,依然继续工作,笔耕不辍。
1月14日,叶昌媛(右)在办公室吃自带的晚饭,费梁则在一旁进行解剖标本工作。
位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研楼的
一个小小的房间里
费梁、叶昌媛每天早早就到办公室
晚上加班到深夜
1月14日,费梁(左)将晚饭递给叶昌媛。费梁、叶昌媛夫妇几乎每天晚饭都在办公室吃,以此节约时间,延长工作时间。
他们就这样夜以继日
继续探索着两栖王国的大千世界
1月14日,费梁在办公室内进行蛙类骨骼研究。
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
费梁、叶昌媛与他们的同仁一起合作
一部又一部重要学术性著作接连诞生
费梁 、叶昌媛与同仁们共同努力的成果
2016年,由费梁、叶昌媛夫妇编写的长达1040页、近两百万字的英文专著《Amphibians of China(中国两栖动物)》(上卷) 正式出版。今年,该书中卷已完成初稿,将向出版社交稿。夫妇二人计划再用三、四年完成该书下卷的写作。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耄耋之年的费梁和叶昌媛
继续着自己一生的追求
记者/刘坤、胥冰洁
编辑/陶希夷、贾浩成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耄耋之年,你会像他们一样继续遨游在梦想中?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