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装置退役仪式举行。
至此,这项自2003年开始,经过4年酝酿、4年建设和9年运行取数的大科学装置,实现了原定科学目标,完成了科学使命,正式退役。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装置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持,是中美两国在基础研究方面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
在退役仪式上,大亚湾实验负责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院士按下了停止运行的按钮,随后,实验大厅的水池外罩被打开,展现出沉浸在碧蓝色高纯水中的4个中微子探测器,使最前沿的大科学装置近距离呈现在大众面前。
中微子是宇宙中最古老、数量最多的物质粒子,从宇宙诞生的大爆炸起就充斥在整个宇宙空间。
十几年前,通过对太阳中微子和大气中微子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中微子有一个神奇的特性,能够在飞行中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即“中微子振荡”,这两位中微子实验的科学家被授予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2年3月8日,大亚湾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测得其振荡大小为0.092,误差为0.017,无振荡的可能性仅为千万分之一。
这一重大发现对于研究物质本原和宇宙起源,理解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高能物理界引发了强烈反响。
该实验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获得了2016年度“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和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此后,大亚湾实验继续高质量运行,获得了丰硕成果。
目前已将中微子振荡振幅的测量精度从2012年的20%提高到了3.4%,预期最终精度将好于3%。这是自然界的基本参数,其精确测量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大亚湾实验使我们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有了新的认识,该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振幅比预期要大得多,为未来中微子研究指明了方向。
新一代的大型中微子实验装置因此得以开始建设,包括中国的江门中微子实验、美国的“沙丘”实验和日本的顶级神冈实验。
据介绍,江门中微子实验预期2022年完成建设,在不远的将来,它将揭开中微子质量顺序的谜底,并在中微子振荡参数的精确测量、天体中微子、地球中微子、新物理寻找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科学成果。(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装置圆满完成科学使命 正式退役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