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
观
tiān
天
zhě
者
shuō
说
--- 音频科普栏目 ---
大家好,未来2期《观天者说》音频节目,FAST的钱磊老师带大家回顾一下FAST建成后,我们中国人的科学探索工作。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四龄童勇担重任,FAST大显身手》。
延展阅读
FAST刚建成的那会儿,我女儿还没出生,而现在,我女儿已经上幼儿园了。时间过得真快。
FAST已经建成4年多了。按人类的年龄算,也是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了。不过FAST天生不平凡,大家对它的要求很高,比我们对幼儿园小朋友的要求高多了。幼儿园小朋友还在学习排队、吃饭、劳动的时候,FAST已经开始24小时连轴转地工作了。不过,就和小朋友能好好去幼儿园不容易一样,FAST能达到今天这种状态也不容易。
FAST是一台接收射电波的望远镜。射电波就是来自宇宙的无线电波。从落成以来,很长一段时间,FAST都在调试,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和小朋友的成长一样。刚建成的FAST不太灵便,各系统配合还不太好,和一个婴儿刚出生时面临的困境差不多。小朋友会一天天长大,FAST也在一天天进步,随着调试的进行,FAST逐渐能追着在天空中运动的天体看了,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有了这个基础,后面的调试就更顺利了。随后,FAST逐渐达到了设计的面型精度以及指向精度。而L波段的19波束接收机投入使用,使得FAST超过了设计的灵敏度。一步一个脚印,FAST在性能不断优化的同时不断取得了很多好的科学成果。
在FAST还没诞生的时候,设计师们就构思了一些它可能擅长观测的科学目标,脉冲星、中性氢、分子谱线、加入VLBI网、搜索外星文明等等。现在看来这些科学目标仍然前沿并且重要。
脉冲星和中性氢、分子谱线是典型的两类科学目标:时域科学目标和频域科学目标。和通常新建的望远镜一样,FAST首先在时域观测中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成果。从2017年发现第一批脉冲星到现在,FAST已经发现了超过240颗脉冲星,其中包括双星系统中的毫秒脉冲星。在中性氢和分子谱线的观测中也有一些零星的观测结果,更多发现还需要等待积累更多数据。
虽然计划科学目标的时候已经考虑得比较周全,总有计划外的目标出现,这就是快速射电暴。我们到现在还没确定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不过FAST已经开始在这个领域大显身手并且做出自己的重要贡献了。近期FAST的观测,确定了快速射电暴来源于致密星磁层的物理过程,对磁星产生快速射电暴的机制也给出了严格限制。
从FAST已经取得的成果我们能总结出什么经验?未来FAST能取得更多什么样的成果呢?会不会还有计划外的科学目标?这需要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今天就聊到这儿。
主讲人简介
钱磊,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2009年至今在中国天眼FAST工程工作。在大科学装置调试期间,负责FAST的观测规划和数据格式转换等工作,期间参与发现了一批脉冲星,包括FAST首颗脉冲星。201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9年获“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主编:石硕
轮值主编:姜鹏
责编:万昊宜、袁凤芳
音频剪辑:杨帆
编辑:赵宇豪、柒 柒
天文科普期刊
《中国国家天文》杂志
11月纸刊
挑挑看,哪款月球戳中了你的心?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观天者说|四龄童勇担重任,FAST大显身手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