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烟杆藓整株。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四川在线记者 王代强
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叶文工作的实验室里,保存着两种珍稀濒危苔藓植物:一种是一根“棍子”,像虫草,分两节上粗下细,又像刻了斑纹的绿棕色烟杆,叫花斑烟杆藓;另一种“枝叶”繁茂,厚厚的“叶片”斜着向上伸展,像毛茸茸的绿色耳坠,叫耳坠苔。
这两种植物,是由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省林科院组建的科考团队,在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叶文是科考团队成员之一。
苔藓植物,公认的最敏感的大气污染指示植物之一。这两种苔藓植物在四川乃至全国都十分稀有,是此次科考最重要的发现。近日,记者走访科考团队,还原了这场密林深处的发现之旅。
耳坠苔生境照(腹面)。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再进九寨
与花斑烟杆藓擦肩而过,栉风沐雨也要找到你
雷声轰鸣、雨声淅沥中,团队向大致符合照片上植物海拔要求的地方前进。途中,大家几乎是逢腐木必趴,向阴面向阳面都仔细搜寻
去年底,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省林科院共同启动实施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项目,苔藓植物考察是任务之一。为此,省林科院牵头组织该院及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专家组成科考团队。科考团队共8人,从今年4月开始,团队多次进入保护区进行动植物科考,摸清保护区“家底”。
“一般每年5月至8月是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最适宜观察苔藓植物。”团队领队、省林科院生态所副研究员潘红丽介绍,7月中旬,团队全副武装进入九寨沟。盛夏的九寨沟鸟语花香、美不胜收,大家却顾不上欣赏沿途风景,翻越悬崖峭壁,穿过山洞河流。
在野外,绝大多数苔藓植物难以用肉眼直接鉴定,只能收集后在实验室利用专业设备进行鉴别。团队边走边看边拍照,尽可能抵达更高地区。更高的海拔落差、更广的考察区域,才更能反映生物的多样性、科学考察苔藓植物的生存环境特征。
考察中,团队特别留意我国特有的花斑烟杆藓。据记载,四川就有这种苔藓,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高山林地,常以腐木作为生长基质,零星散生。其绿色丝状原丝体特别发达,配子体极度退化,孢子体发达并高度分化,烟杆似的外形极具辨识度。
“花斑烟杆藓的模式标本(即作为规定的典型标本,在确定及发表某一群生物的学名时,应指出此学名的特征与作为分类概念标准的模式标本,但并不一定限于此群的典型代表),发现于马尔康王家寨,当时恰好是7月,所以我们特别留意它。”潘红丽说,每遇到一处疑似植物,大家就趴在地上,细心观察辨识,但直到两周后科考结束也没有发现花斑烟杆藓。
几天后,当叶文正在广州的实验室里鉴定植物时,收到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张跃发来的照片。照片上,模糊的植物中混生着多种苔藓,张跃特意圈出照片右下角一种绿棕色植物,“是不是烟杆藓?”
“就是!”细细打量过后,叶文确认保护区内有此植物。
“一定要找到你!”9月,团队再次集结出发。
再进九寨沟时,温度大降,并进入雨季。雷声轰鸣、雨声淅沥中,团队向大致符合照片中植物海拔要求的地方前进。途中,大家几乎是逢腐木必趴,向阴面向阳面都仔细搜寻。
雷越打越响,雨越下越大。“最后这一根看完就撤了!”张跃话音刚落,一株花斑烟杆藓突然出现在这根腐木上。大家马上聚拢,对比照片再三辨认,“就是它!”将腐木翻身七八遍,团队在上面发现了6株花斑烟杆藓。
“太幸运了!”一位成员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科考途中细心观察、辨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熊口脱险
攀山之际惊闻猛兽咆哮,行程中止竟有意外收获
大家手牵手,踩着密集的碎步,紧急向山下折返。原以为被迫中止的这趟行程,势必收获有限,然而令大家惊喜的是,在进行室内鉴定时发现了耳坠苔
相较于对花斑烟杆藓的执着,耳坠苔的发现则更偶然一些。
考察行程中,团队有一次去九老洞(这是个远离游客开放区的区域),当天连续翻越几处碎石滩抵达一条沟里。
“我们的目标是海拔近4000米的高山草甸,从沟里出发,中午时分抵达一处隘口。我们吃了干粮,打算一鼓作气攀过最陡的那段路,没想到出现意外。”张跃回忆。
谈笑中,突然从不远处的茂密森林中,传出野兽的咆哮声,一声接一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响亮,有人被吓得脸色发白。
“慢着!”拥有丰富野外工作经历的张跃,示意大家停下脚步,“是熊,快下山!”
在他的带引下,大家手牵手,踩着密集的碎步,紧急向山下折返。咆哮声越来越小,然后逐渐消失,大家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下了。
“野外工作就是这样,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需要快速做出正确决定。”谈到这段经历,潘红丽惊魂未定。
原以为被迫中止的这趟行程,势必收获有限。然而,令大家惊喜的是,叶文回到广州进行室内鉴定时,发现了耳坠苔。
耳坠苔属,是一个单种属,只有耳坠苔一个种。其植物体呈深绿色至棕色,略带光泽,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腹叶和腹瓣基部的囊状结构,以及侧叶和腹叶边缘的纤毛状齿。
曾经,耳坠苔的模式产地(即对物种定名时,用来定名的原始标本产地)在陕西,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中被视为中国特有,后来在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地均有发现。叶文表示,此次在九寨沟发现耳坠苔,证明了此区域物种的丰富性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多位植物学专家表示,花斑烟杆藓、耳坠苔等苔藓植物的价值,远远超出普通公众的认知。苔藓植物是一类古老而独特的高等植物,被誉为“大自然的拓荒者”,能生长于恶劣的环境中,如裸露的岩石表面、极地、荒漠、冻原等,成为这些地带的先锋植物,能促进岩石的风化、固定沙土、保持水分,从而为种子植物的生存创造条件;苔藓植物对大气和重金属的污染反应非常敏感,是种子植物的10倍,是环境污染的良好指示植物,对于研究生物多样性、小气候变化、水土流失等具有重要价值。
“团队将对两种苔藓植物进一步观察研究,力争形成科考报告,将研究成果集结发表,揭开珍稀濒危苔藓植物更多神秘面纱。”潘红丽说。
考察启示
四川苔藓植物研究潜力巨大,但“长路漫漫”
国内东部沿海及华南地区,对于苔藓植物的保护研究起步相对较早,既有深厚研究积淀,又有大量专业人才,这都是四川所欠缺的
在收获喜悦的同时,此次科考之行,也带给团队对于苔藓植物保护研究的深入思考。
资料显示,全世界约有苔藓植物17900种,我国约有3074种,广泛分布于森林草原、山川河谷、湖泊沼泽、田野道旁和庭院墙角等地。凭借其独特的性质和功能,苔藓植物能在环境、医药、农业、园林等许多领域广泛应用,且不可被轻易替代。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微小、难以鉴别等原因,苔藓植物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对其功能的利用十分有限。
“当前,国内苔藓植物学研究正处于发展最蓬勃的阶段。”叶文介绍,目前国内出版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富,比如《中国苔藓志》已出到第十卷,藓类部分已经出齐,英文版《Moss flora of China》已出八卷。
在叶文看来,四川的苔藓植物研究面临非常广阔的前景。一方面,四川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海拔落差大、微生境类型极其多样,生态保护工作卓有成效,“近年来针对四川省内和省外邻近地区的苔藓植物调查,总有令人兴奋的新发现。”另一方面,四川苔藓植物保护研究还有大量空白,比如尚缺乏一份最新正式出版的省内苔藓植物名录,也尚未出版过省一级的苔藓植物志或图鉴。
“国内东部沿海及华南地区,对于苔藓植物的保护研究起步相对较早,既有深厚研究积淀,又有大量专业人才,这都是四川所欠缺的。比如在省林科院,目前还没有专门研究苔藓植物的专家。”在潘红丽看来,推动苔藓植物保护研究,首先要依托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其次要加大相关投入,引进专家人才。同时,依托科研项目多方协作,加深相关领域研究,并加强对苔藓植物的科普推广力度,提高公众认知。
“研究珍稀苔藓植物,既要坚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又要有开放、合作的视野。”叶文建议,四川除了开展系统性的大规模调查,补充完善基础数据,争取完成全省性的苔藓植物志外,还要重视重点类群、濒危种类。“以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科考之外,建立长期监测系统才更有利于加深研究。”
你知道吗?
苔藓植物
是一类古老而独特的高等植物,被誉为“大自然的拓荒者”,能生长于恶劣环境中,对大气和重金属的污染反应非常敏感,是种子植物的10倍,是环境污染的良好指示植物,对于研究生物多样性、小气候变化、水土流失等具有重要价值。凭借独特性质和功能,苔藓植物在环境、医药、农业、园林等领域广泛应用,且不可被轻易替代。全世界约有苔藓植物17900种,我国约有3074种。
花斑烟杆藓
我国特有品种,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高山林地,常以腐木作为生长基质,零星散生。其原丝体特别发达,配子体极度退化,孢子体高度分化,烟杆似的外形极具辨识度,生物学特征极为罕见和特殊。
耳坠苔
相当长一段时期被视为我国特有品种,分布区极为狭窄,种群数量较稀少,采集和报道均很有限。其植物体呈深绿色至棕色,略带光泽,形似耳坠。
如何推动苔藓植物保护研究?
●依托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
●加大相关投入,引进专家人才
●依托科研项目多方协作,加深相关领域研究
●加强科普推广力度,提高公众认知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新知丨科考团队在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发现两种珍稀濒危苔藓植物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