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半截观音和托塔天王:孙悟空大闹无底洞,背后或藏历史密码?

小说 白马晋一

文:白玉基(作者原创授权)

《西游记》第八十回出场的妖精——位于陷空山无底洞的金鼻白毛鼠。她的化身是一位美艳的妇女,根据对她的描述:“他(她)的本身出处,唤做金鼻白毛老鼠精;因偷香花宝烛,改名唤做半截观音;如今饶他下界,又改了,唤做地涌夫人是也。”唐僧救她之时,美女的半截身子被埋在土里,且又被唤作地涌夫人,从地下涌出的也可以是“土”。由此可以推断,这回叙述的妖精的故事与五行中的“土”有关,与十二属相的“鼠”有关,即“土鼠”年?也就是“戊子”年。

这位鼠精曾拜托塔天王李靖为父,天王在生的戊子年是公元628年。老鼠精被唐僧带到寺院后,她与数个和尚淫乱,因而还可以联想到下一个戊子年,即公元688年,这一年河南道巡抚大使,冬官侍郎狄仁杰以吴、楚多淫祠,奏焚其一千七百余所,独留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淫祠,并非是用来淫乱的场所,而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地方性的民众自发兴建的地方名人祠堂。在古代统治者眼中,民间供奉的“名人”一般与统治者的意志相悖,淫祠除了极易成为神汉、巫婆们的骗财道具之外,还会败坏世道人心。由于这类淫祠有很深的乡土气息,被百姓们立祠纪念的当地名人中,不乏“国贼”级别的土霸王,极易误导舆论导向;由于淫祠遍布乡野,极易为野心家利用,他们煽动蛊惑百姓聚众作乱,极易威胁到朝廷统治秩序。

《旧唐书》记载,狄仁杰为官时曾在江南吴楚体察民情,他发现当地淫祠众多,便把这件事上报了朝廷,请求整治。当时执政的武则天接到奏报,准奏应允了狄仁杰的请求。狄仁杰领命后即刻行动,除了保留下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个人的祠庙,其他全部拆毁,“毁淫祠一千七百余所”。狄仁杰主持的这次拆毁淫祠行动,在唐朝历史上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惜的是,很多地方出现了拆后重建的情况,说明很多百姓不领狄仁杰的情,强拆引发了百姓对官府的对立情绪。狄仁杰本人可以算是于国于民有功无过的名臣,也可惜他逝世后儿子为官不正、鱼肉百姓,狄仁杰本人的祠堂因而被百姓拆毁,他儿子真给狄大人丢尽了脸面。

当然,《西游记》作者将鼠精的下半身埋在土里,也许有别的寓意,但阅读者若能够在欣赏《西游记》故事的同时能兼而查看所有“土鼠”年发生的诸多历史故事、以史为鉴、以鉴正身的话,笔者深信《西游记》作者绝不会问责于你对《西游记》主旨的臆断!

半截观音和托塔天王:孙悟空大闹无底洞,背后或藏历史密码?

既然能够降伏“金鼻白毛鼠”的主子是托塔天王李靖父子,且在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他们父子也扮演了了不起的主角,在此不妨将他们父子的社会原型作个简单分析。

当孙悟空在天上找到天王父子时发生了一幕足以让天王惊魂的一幕。

说不了,天王轮过刀来,望行者劈头就砍。早有那三太子赶上前,将斩腰剑架住,叫道:“父王息怒。”天王大惊失色。噫!父见子以剑架刀,就当喝退,怎么返大惊失色?原来天王生此子时,他左手掌上有个“哪”字,右手掌上有个“咤”字,故名哪吒。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一点灵魂,径到西方极乐世界告佛。佛正与众菩萨讲经,只闻得幢幡宝盖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后来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天王无奈,告求我佛如来。如来以和为尚,赐他一座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那塔上层层有佛,艳艳光明。唤哪吒以佛为父,解释了冤仇。所以称为托塔李天王者,此也。

哪吒,是为天王李靖的儿子,这对父子仅仅是文学虚构的角色。如果将隋唐历史与神话联系对照一下,神话中的少年英雄——哪吒,他的生活原型很明显就是被李世民皇帝诛杀的、他的几个亲兄弟。李世民皇帝的父亲——太上皇李渊,在神话世界中,也可说成创造神话的文人们的精神世界中,未能成为李姓的天王,而将兵部尚书、宰相李靖推上了神坛,替代了李渊的位置。哪吒的灵魂在佛祖那里附在了莲藕之上,这为成语——“移花接木”赋予了更深的内涵,也为《西游记》《封神演义》等文学作品中的神话人物与历史人物之间的对应关系提供了一种暗示效果。

《西游记》中的东海龙王叫做敖广,经过笔者的分析东海龙王的生活原型之一是隋炀帝杨广。现实中,对大隋皇子实施抽筋扒皮行动的就是李世民弟兄们。传说中“龙筋”是龙的“命根子”,“龙”代表帝王,龙王的儿子就是“王子”,王子就是一个王国的“命根子”。抽了龙子的“筋”隐喻让一个王朝断了根,也就是隐喻推翻了一个王朝。被诛杀的几个兄弟的灵魂,在文人笔下成为神话英雄少年,这也反映出在文人们的精神世界深处一直留有一份私密的、对待历史的公允态度。还有与哪吒相配的道具:“乾坤圈、风火轮”等,都与能够治国安邦的重器——策略、战车相对应。

半截观音和托塔天王:孙悟空大闹无底洞,背后或藏历史密码?

托塔天王李靖,在现实中就是贞观年间的兵部尚书、宰相。文人将他塑造成神话人物后名称都未变,是一位正面的英雄人物。

现实中的李靖,在青少年时曾锐意进取,然而一旦富贵在身,又深惧盈满,能知足而退。到了贞观八年(634年)十月,担任宰相职务刚满四年的李靖即以足疾辞任,而且言辞恳切。唐太宗明白他的心意,并十分欣赏他的这一举动,派遣中书侍郎岑文本转告他说:“朕观自古以来,身居富贵,能知止足者甚少。不问贤智,莫相自知,才虽不堪,强欲居职,纵有疾病,犹自勉强。公能识达大体,深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特颁下诏书,加授特进,赐物千段,尚乘马两匹。如足疾稍好一些,每二三天可到中书、门下平章政事。不久,又特赐李靖一条灵寿杖,以帮助他疗养足疾。

可此事还未过两个月,就发生了吐谷浑进犯凉州的事件,朝廷决定兴兵反击。在任命统帅时,唐太宗自然想到了足智多谋、威名震撼边庭的李靖,认为他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可惜足疾未愈。而这位年逾花甲的老将军一听到朝廷将远征吐谷浑的消息,顿时精神抖擞,他顾不上足疾与年事已高,主动去求见宰相房玄龄,请求挂帅,亲自远征。唐太宗大喜过望,这年十二月,即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又分别任命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任城王李道宗、凉州都督李大亮、右卫将军李道彦、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五人为各道行军总管,统由李靖指挥(参见唐击吐谷浑之战)。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反击吐谷浑的战争序幕拉开了。

半截观音和托塔天王:孙悟空大闹无底洞,背后或藏历史密码?

李靖奉命赴任之时,正值寒冬腊月季节。他一路踏着冰雪,风餐露宿,备尝艰辛。翌年闰四月,唐军在库山(在今青海天峻)与吐谷浑交战,李道宗部大败吐谷浑,唐军首战告捷。

吐谷浑可汗伏允一面往西败退,一面令人把野草烧光,以断绝唐军马草。干草已被烧光,春草尚未萌生,诸将大都认为战马瘦弱,不可长途追击。侯君集认为吐谷浑已“鼠逃鸟散,斥候亦绝,君臣携离,父子相失,取之易如拾芥,此而不乘,后必悔之”。李靖完全赞同他的意见,决定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于是兵分两路:李靖与薛万均、李大亮等从北道,侯君集、李道宗从南道,两路大军一齐进发。

李靖亲自率领的北路军进展顺利。不几天,其部将薛孤儿于曼头山(今属青海)击败吐谷浑军,杀其名王,用缴获的大批牛羊充作军食。接着李靖的主力军也先后于牛心堆、赤水源两次大败吐谷浑军。侯君集、李道宗所率南路军进展也很迅速,他们深入荒漠二千余里。这里荒无人烟,温差变化大,有时酷热难忍,有时寒冷得令人颤栗。有时无水,他们只能刺马饮血解渴。唐军克服了种种困难,长途奔袭,到了五月,终于在乌海(今青海兴海)追上了伏允可汗,又大败其军,俘获了其名王。薛万均等于赤海也打败了吐谷浑的天柱王军。

李靖都督各军继续进击,又连战告捷。李大亮军于蜀浑山击败吐谷浑军,获其名王二十人。部将执失思力也在居茹川击败吐谷浑军。唐军乘胜进军,经过积石山河源,一直打到吐谷浑西陲且末(今新疆且末)。部将契苾何力追击伏允可汗,破其牙帐,杀数千人,缴获牛羊二十多万头(只),并俘虏了其妻子。

伏允可汗率一千多骑兵逃到碛中,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部下纷纷离散。不久,伏允可汗为部下所杀。其长子大宁王慕容顺杀死天柱王,率众降唐。李靖率军经过了两个月的浴血奋战,平定了吐谷浑,并向京师告捷。唐朝为了控制吐谷浑旧境,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趉故吕乌甘豆可汗,并留下李大亮协助防守。

土鼠年,也就是李世民刚坐上皇帝位的第二年,即公元628年正月,吐谷浑扰岷州。四月,突厥突利可汗因颉利可汗相攻,遣使求救。梁师都为部下所杀,全国统一。六月,祖孝孙奏上唐雅乐。八月,河南、河北大霜,人饥。九月,放宫女三千余人。突厥扰边。十一月,真腊及林邑并来朝贡。十二月,册薛延陀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

西域的这些战事是从“土鼠”年开始之外,平定这些战事的挂帅者,正是李靖将军!这就是《西游记》的叙事手段,作者只讲一些虚无缥缈的笑谈,如果读者沉迷于这些笑谈之中,也都会认为《西游记》只不过是一本“成人版的童话”;要是能有人肯动心思质疑这本鸿篇巨制童话的话,期间不乏作者对人生大道的阐述,质疑越深,阐述的道理亦越深!这也许就是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之间的区别吧?堆积如山的史书问津者不多,而区区几行诗词歌赋却能让大众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西游记》,她像一颗钻石,给她一缕微弱的烛光,她便能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与“土鼠”年(公元628年)有关,且与历史上真正的唐僧有关的历史事件还有:玄奘大师年表——唐太宗贞观二年——29岁,正月至高昌王城,王誓不放行,法师绝食三日始得西行,抵迦湿弥罗国,从僧胜法法师学《俱舍论》,《因明论》与《声明论》等。由此可见,小说《西游记》与游记《大唐西域记》之间的区别可见一斑,批评《西游记》绝不能站在历史学家的立场上进行,也不能站在地理学家的立场上。

半截观音和托塔天王:孙悟空大闹无底洞,背后或藏历史密码?

老鼠精要出场的密林在哪里?在《西游记》中只能考证出是在——取经的路上!看这一处密林长什么样:

东西密摆,南北成行。东西密摆彻云霄,南北成行侵碧汉。密查荆棘周围结,蓼却缠枝上下盘。藤来缠葛,葛去缠藤。藤来缠葛,东西客旅难行;葛去缠藤,南北经商怎进。这林中,住半年,那分日月;行数里,不见斗星。你看那背阴之处千般景,向阳之所万丛花。又有那千年槐,万载桧,耐寒松,山桃果、野芍药,旱芙蓉,一攒攒密砌重堆,乱纷纷神仙难画。又听得百鸟声:鹦鹉哨,杜鹃啼,喜鹊穿枝,乌鸦反哺,黄鹂飞舞,百舌调音,鹧鸪鸣,紫燕语,八哥儿学人说话,画眉郎也会看经。又见那大虫摆尾,老虎磕牙,多年狐狢妆娘子,日久苍狼吼振林。就是托塔天王来到此,纵会降妖也失魂!

用“托塔李天王到此也失魂”来形容该密林的阴森和恐怖,实际上也为故事结尾天王的登场做好了铺垫。中途还提起一座庙,庙里还有天王殿,以此暗示《西游记》作者的眼线,直到《西游记》第八十回还没有脱离大唐国境。

老鼠精的下半身被埋在土里,这除了暗示五行中的“土”之外,可不可以象征李靖的干女儿下嫁西域土人之事实呢?是否象征下嫁土人的所谓的“公主”实际上是一介鼠辈耳?

孙悟空的原型就是西域土人首领!《西游记》故事中,老鼠精百般要与唐僧成亲,实际情况呢?钻入老鼠精肚里的还是孙悟空本人。

经过与妖精的谈判,妖精揹着唐僧出了洞,孙悟空也从妖精的嘴里出来了。

很多读者肯定会大失所望吧?孙悟空为什么不破开妖精的肚子出来?直接作死不就行了!猪八戒也这般说——八戒见他们赌斗,口里絮絮叨叨,返恨行者,转身对沙僧道:“兄弟,师兄胡缠!才子在他肚里,轮起拳来,送他一个满肚红,扒开肚皮钻出来,却不了帐?怎么又从他口里出来,却与他争战,让他这等猖狂!”

果不其然,孙悟空与妖精争持的过程中,妖精再次将那唐僧摄入洞中!这样描写是为了剧情的需要吗?是为了引出托塔李天王而故意放妖精一条生路吗?

在笔者看来,让唐僧师徒如何降妖其实都为假象,《西游记》作者著述的真实意图是在概括总结大唐帝国彻底征服吐谷浑王国的政治、军事、国防策略!大唐建立后,在西域还横着三个国家——西突厥、吐蕃、吐谷浑。贞观二年起,突厥和吐谷浑首先对立足未稳的大唐发起了挑衅。用神魔理论言之,李世民皇帝只派出了三个人而彻底降伏了西域的三个霸主。这三个人是李靖、弘化公主、文成公主。《西游记》本回中的角色也就是在演绎这三人的事迹,从老鼠精认天王为义父,并最后由天王出面降伏来看,老鼠精的原型与弘化公主更为贴近些。

半截观音和托塔天王:孙悟空大闹无底洞,背后或藏历史密码?

历史上吐谷浑政权到了末年,王诺曷钵娶了唐朝弘化公主,次年文成公主进藏。但唯独弘化公主的事情似乎被历史遗忘了,直到解放前她的墓葬从甘肃武威发掘出土,现代人们方知历史上有个弘化公主。

弘化公主与文成公主同年所生,但都不是李世民的亲生。二位公主同样下嫁青藏,但命运各不相同。文成公主不受赞普待见,但她获得了举国爱戴和千古不衰的声誉;弘化公主得到了吐谷浑末代王的青睐和爱情,并留有子嗣但很快被国人所遗忘。只在史书中留下冷冷的一行字字符——“显庆三年(658年),吐谷浑与吐蕃相互攻伐,后吐蕃大军攻占吐谷浑,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引吐谷浑残部避于凉州,唐以薛仁贵为逻婆道行军大总管讨伐吐蕃,护送吐谷浑部回故地”。墓志云:“公主陇西成纪人,即大唐太宗文武圣皇帝之女也”。并显示弘化公主曾携诺曷钵觐见武则天皇帝,则天皇帝赐姓于她“武”姓。她有幸回得一次娘家,与其他出嫁边塞的公主相比也算幸运。这等大事尽然被唐史忽略,新旧唐史中没有记录弘化公主与吐谷浑王的婚史。若干年后才被“追认”为公主。弘化公主结婚当年,曾遭到吐谷浑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有的大臣不惜用兵谏来阻止这门亲事。就在同年,吐谷浑扣留唐朝使节不还,也就在同年吐谷浑遭到吐蕃攻伐。这年是个多事之秋,吐谷浑王国三百四十二年的历史也是在这年画上了句号。

史料又载:弘化公主是李唐成员李道民之女。这就应了《西游记》金鼻白毛老鼠精是托塔李天王之干女儿之说了,历史上的吐谷浑国中有两个王,一个叫做“阿柴”,用土族语言解就是“黄帐王”,另一个是“索诃”,是“白帐王”。《西游记》作者称作金鼻白毛,寓意于此;又唤做半截观音,缘自青海土族先民全民信佛,他们的王后来自汉地,故名半截观音;又名地涌夫人,地涌者土也!

半截观音和托塔天王:孙悟空大闹无底洞,背后或藏历史密码?

做这样的分析,细心的读者、关心青藏史的读者会不会提出一个疑问:除了李靖之外还有一个名人——薛仁贵在青海打过一次仗的,《西游记》中有没有表现呢?笔者认为有的:

孙悟空第一次与鼠精交手遗一只绣花鞋逃脱,第二只鞋留给了猪八戒。这“鞋”字读音与“薛”相近(青海方言中同音),当猪八戒与鼠精交战时,鼠精败退过程中将唐僧、包袱、马匹一并掳走。此时孙悟空给猪八戒和沙和尚大发脾气——

且说八戒闪个空,一钯把妖精打落地,乃是一只花鞋。行者看见道:“你这两个呆子!看着师父罢了,谁要你来帮甚么功!”八戒道:“沙和尚,如何么!我说莫来。这猴子好的有些夹脑风,我们替他降了妖怪,返落得他生报怨!”行者道:“在那里降了妖怪?那妖怪昨日与我战时,使了一个遗鞋计哄了。你们走了,不知师父如何,我们快去看看!”三人急回来,果然没了师父,连行李白马一并无踪。慌得个八戒两头乱跑,沙僧前后跟寻,孙大圣亦心焦性燥。正寻觅处,只见那路旁边斜軃着半截儿缰绳。他一把拿起,止不住眼中流泪,放声叫道:“师父啊!我去时辞别人和马,回来只见这些绳!”正是那见鞍思俊马,滴泪想亲人。八戒见他垂泪,忍不住仰天大笑。行者骂道:“你这个夯货!又是要散火哩!”八戒又笑道:“哥啊,不是这话,师父一定又被妖精摄进洞去了。常言道,事无三不成,你进洞两遭了,再进去一遭,管情救出师父来也。”行者揩了眼泪道:“也罢,到此地位,势不容己,我还进去。你两个没了行李马匹耽心,却好生把守洞口。”

历史上,大唐征西域大概也可以算三次。最后一次的主将就是薛仁贵!

咸亨元年(670年),唐朝为了打击吐蕃和光复吐谷浑,出动五万大军护送吐谷浑王还青海,以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总管。

郭待封是名将郭孝恪之子,曾为鄯城镇守,他不甘心屈居薛仁贵之下,经常违抗薛仁贵的节制。唐军抵达青海湖南面的大非川,将要赶往乌海,薛仁贵对郭待封说:“乌海地势险要毒气又多,我军进必死之地,真是条险路,但是行军迅速就会成功,缓慢就会失败。这里大非岭宽阔平坦,可以设置两座营栅,把全部军需物资藏在营栅里,留下一万人守卫,我军快速挺进,乘敌人没有准备去袭击他,就可消灭了。”

薛仁贵率军先行,至河口遭逢吐蕃军。薛仁贵击破吐蕃,斩获略尽,收获其牛羊等万余头,回军至乌海城,以待后援。郭待封傲慢,不听从薛仁贵之命,领着粮草辎重等缓缓前行。等郭待封军进至乌海时,吐蕃二十余万大军来救乌海,进击郭待封军,郭待封军惨败,军粮及辎重都被吐蕃军掳掠而去。薛仁贵只得退军,屯驻于大非川。吐蕃派出四十余万大军进攻唐军,唐军不敌,大败。薛仁贵无奈,只好与吐蕃大将论钦陵约和,才得以退军,然而吐谷浑自此沦陷。薛仁贵叹息说:“今年是庚午年,降娄星当值,不应该到西方打仗,当年魏国的邓艾因此死在蜀国,我本来就知道必然失败。”

《西游记》中讲的故事经过了作者高度的抽象和演绎,其中情节和人物不能和历史事件、人物直接对接,但通过比较隐约能够看出隐喻象征的种种迹象。

孙悟空让两个师弟照看师父和行李,两人不听话;薛仁贵让郭待封守着粮草,郭不听话!薛仁贵征西失利,或许《西游记》作者就是用一对“绣花鞋”比拟之。

笔者每完成一篇《西游记》探秘,都会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句台词——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位美女怀抱琵琶,羞答答姗姗来迟,玉珠落处,美女一会儿轻声吟诵、一会儿朗朗诉说,金戈铁马、数尽千年历史风云,道不完万年人间悲剧……;读者朋友:戏散人去之时,你的脑海中留下了什么?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半截观音和托塔天王:孙悟空大闹无底洞,背后或藏历史密码?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