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抄袭疑案
陈源教授指责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抄袭,肇端于1924年底的北京女师大风潮。时任女师大校长的杨荫榆及陈源都是“倷倪”无锡人,而对立方鲁迅和马裕藻等教授大都是浙东之氓,这场风潮起于青苹之末,既有教育理念差异、人际关系矛盾的原因,主要还是地域派系争斗的必然结果。
陈源指责鲁迅抄袭
1923年到1924年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在新潮社出版。此书原是鲁迅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的讲义,因此随编随讲,到一定篇幅后,先是油印本,然后再正式出版。
当女师大风潮起,鲁迅、陈源缠斗不可分解时,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已经全部出版了。这时发生了所谓凌叔华抄袭事件,陈源自不忍坐视女朋友被质疑而不救,于是写了《剽窃与抄袭》一文,为凌叔华辩护。在这篇文章中,陈源还埋下伏笔,不点名地指出,有人在“整大本的剽窃”,批评界却视而不见,反倒把凌叔华的几篇有模仿痕迹的小说咬住不放。指鲁迅抄袭,至此已经呼之欲出。
陈源在《剽窃和抄袭》中虽然不点名地说有人整大本地抄袭,其实,北京文坛两个阵营中早已满城风雨,说得有鼻子有眼,直指鲁迅了。(参见鲁迅《不是信》)随着论战深入,陈源在其《闲话的闲话之闲话引出来的几封信》中正式抛出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抄袭之说。陈源在文中说:
“他常常挖苦别人家抄袭。有一个学生钞(抄)了沫若的几句诗,他老先生骂得刻骨铭心的痛快,可是他自己的《中国小说史略》,却就是根据日本人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里面的‘小说’一部分。其实拿人家的著述做你自己的蓝本,本可以原谅,只要你在书中有那样的声明,可是鲁迅先生就没有那样的声明。在我们看来,你自己做了不正当的事也就罢了,何苦再去挖苦一个可怜的学生,可是他还尽量地把人家刻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本是自古已有的道理。”
鲁迅的批驳
陈源指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为抄袭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对鲁迅来说,伤害相当大,因为鲁迅向来是不抄袭他人的,即早年介绍镭的科普文章,介绍斯巴达精神的《斯巴达之魂》也是综合数篇相关文章,再用自己的话语,按自己的思路一一道来,因此,他对关系自己学术声誉的抄袭指责耿耿于怀,每不能忘。
鲁迅在《不是信》中对陈源说他的《中国小说史略》抄袭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作了大段批驳。概括言之,他承认与盐谷温《支那文学概论讲话》相关的不过以下三点:
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确是《中国小说史略》的参考书之一。《中国小说史略》28篇的第二篇是根据该书的。论《红楼梦》的几点和《贾氏系图》也是根据该书的,但“次序和意见就很不同”。
鲁迅很希望有人早日把盐谷温的书译成中文,早日为他洗清陈源教授的抹黑。他虽然并没有见到该书,却耳闻该书已经出版了。虽然肯定有这样一本书出版,却对该书是不是译本表示疑问,并且,我们还可以从中读出,鲁迅对该书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并已经弄到了该书,只是还在邮寄途中了,尚未看到。
《不是信》写于2月1日,1926年10月14日,鲁迅又在《不是信》该段作了一个补记,全抄如下:
盐谷教授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的译本,今年夏天看见了,将五百页的原书,译成了薄薄的一本,那小说一部分,和我的也无从对比了。广告上却道“选译”。措辞实在聪明得很。
鲁迅在这里并没有说明该译本书名是什么,译者是谁,在何处出版。
《中国小说史略》双包案
那么,陈源何以敢指名道姓地说鲁迅抄袭呢?
原来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出版之前,上海还出现了一本同名的书。这本书由中国书局出版于1921年,1934年由新文化书社重版,署名是郭希汾编辑。
郭希汾的《中国小说史略》正是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中“小说”部分的编译本,而鲁迅在《不是信》补记中语焉不详的译本,指的当是郭希汾编辑,由中国书局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正符合鲁迅“已有人译成中文”的说法。
基本可以肯定,陈源是把郭希汾编辑的书误当作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也可能是陈源的某个朋友误认了,传言给陈源,于是陈源不及细辨,把这种耳食之言写进文章里,把暗箭射向了鲁迅。陈源倒也并非无中生有,却是张冠李戴了。
鲁迅不但在《华盖集》正续集中对陈源大张挞伐,很多年后,当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真正有了中文本(朴社版),且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也有了日文本后,在《且介亭杂文二集》的《后记》中犹不忘这件旧事,对陈源又狠狠地鞭挞了一番:
“当一九二六年时,陈源即西滢教授,曾在北京公开对于我的人身攻击,说我的这一部著作,是窃取盐谷温教授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里面的‘小说’一部分的;《闲话》里的所谓‘整大本的剽窃’,指的也是我。现在盐谷教授的书早有中译,我的也有了日译,两国的读者,有目共见,有谁指出我的‘剽窃’来呢?呜呼,‘男盗女娼’,是人间大可耻事,我负了十年‘剽窃’的恶名,现在总算可以卸下,并且将‘谎狗’的旗子,回敬自称‘正人君子’的陈源教授,倘他无法洗刷,就只好插着生活,一直带进坟墓里去了。”
至此,陈源对鲁迅抄袭的抹黑可以彻底洗清了,鲁迅终于松了一大口气。
郭希汾何许人?
那么,这本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同名的书,它的编译者郭希汾又是谁呢?
当年在上海,这个郭希汾或著或译或编,出版过不少书籍,稍作检索,我们就可以看到如《中国体育史》(商务1919年)、《战国策详注》(文明书局1924年)、《中国小说史略》(中国书局1921年)等。
此人就是后来的学者、语文学家,苏州人郭绍虞。郭绍虞名希汾,字绍虞。郭绍虞以字行,希汾很少使用,过去即使是苏州人也不大知道郭希汾就是郭绍虞。
有文为证。1934年7月《苏州明报》有一篇《苏州话》(作者潘心伊),文中这样说:“……我又憧憬着一本书,是从日本盐谷温中国文学讲话中抽译而成的中国小说史,记着译者的署名是郭希汾,因为著录籍贯是吴县,所以我就联想到绍虞先生。”
“……郭绍虞先生也来了,同了他的两个弟子。凌先生给我们介绍了。我又把这憧憬‘憧憬’到心上来了,忍不住问了,问题经过修辞的工夫,很婉约,很诚恳,绍虞先生笑了一笑说:”就是我‘。“
综观这件抄袭疑案,陈源的说法事出有因,但没有求证,结果张冠李戴了,还把著作和编译搞混了。鲁迅确实参考了盐谷温的书,但并没有抄袭。郭绍虞也并不是抄袭,只是编译了盐谷温著作中的小说部分。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被指抄袭日本学者著作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